《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阅读答案
时间:2017-11-23
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
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铸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z}。这也影到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诩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草增辉”。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具有具体务实的传统,体现在中国人说话写文章时有理有据,“理据”即指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圣贤的经典论述。
B.章太炎关于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的说法,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
C.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成语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
D.中国人的具象思维,使人们往往崇尚圣贤的经典论述,说与写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就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不少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B.喜新求异、含蓄表达思想的传统文化心理、使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
C.“贫困、没钱”的说法平淡无奇,“阮囊羞涩”则体现出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国人委婉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特点。
D.成语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因其内部语素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并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语“千钧一发”让人眼前浮现出“一根头发悬挂着千钧重的东西”的画面,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在言语活动中具有具象思维的特点。
B.成语“喜新厌旧”内部语素相应,“喜新”“厌旧”结构相似,前后对照,互相补充,是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
C.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是“四字格”,不符合四个字两两相对的特点要求,所以不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D.成语“抛砖引玉”既能体现古人的具象思维,又能体现求新、含蓄因而爱用各种修辞的文化心理,也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参考答案
1.D.【解析】A.由文章可知“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B.章太炎的说法只是一个例子,说明中国人具象思维,而不是他的说法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C.“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应为“具象思维”。
2.D【解析】D.并不是所有成语都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从末段可看出,均衡对称的审美其思维特点是“二元对待”,外在形式特点是“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显然不是所有成语都符合这个特点;再者,原文说“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没有运用的就不一定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3.C.【解析】原文说“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可见“四个字两两相对”不是判断语言是否符合均衡对称审美要求的标准。
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铸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z}。这也影到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诩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草增辉”。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具有具体务实的传统,体现在中国人说话写文章时有理有据,“理据”即指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圣贤的经典论述。
B.章太炎关于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的说法,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
C.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成语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
D.中国人的具象思维,使人们往往崇尚圣贤的经典论述,说与写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就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不少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B.喜新求异、含蓄表达思想的传统文化心理、使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
C.“贫困、没钱”的说法平淡无奇,“阮囊羞涩”则体现出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国人委婉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特点。
D.成语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因其内部语素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并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语“千钧一发”让人眼前浮现出“一根头发悬挂着千钧重的东西”的画面,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在言语活动中具有具象思维的特点。
B.成语“喜新厌旧”内部语素相应,“喜新”“厌旧”结构相似,前后对照,互相补充,是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
C.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是“四字格”,不符合四个字两两相对的特点要求,所以不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D.成语“抛砖引玉”既能体现古人的具象思维,又能体现求新、含蓄因而爱用各种修辞的文化心理,也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参考答案
1.D.【解析】A.由文章可知“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B.章太炎的说法只是一个例子,说明中国人具象思维,而不是他的说法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C.“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应为“具象思维”。
2.D【解析】D.并不是所有成语都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从末段可看出,均衡对称的审美其思维特点是“二元对待”,外在形式特点是“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显然不是所有成语都符合这个特点;再者,原文说“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没有运用的就不一定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3.C.【解析】原文说“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可见“四个字两两相对”不是判断语言是否符合均衡对称审美要求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