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阅读答案

时间:2017-11-25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它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其字符为斜体,呈“多”字形,流传在我国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东北潇水流域。当地有“一语二文”现象,即当地人说同样的话,却写两种文字:男人写端庄的方块汉字,女人写秀美的斜体女书。
    女书是一种音节文字,表达的是通行于江永县上圩镇一带的方言音,其基本字只有390个左右,字符虽少,但基本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女书作品以韵文为主,主要形式为七言诗,可用江永当地的汉语方言来唱读,被当地人称作“读纸读扇”。女书的载体主要有布面纸本三朝书、折扇、手帕、纸片、花带等。可以说,以女书为载体的女歌、女红等,构成了独特的女书文化体系。
    女书体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在男尊女卑的旧制度下,江永的女性通过创造、使用特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了话语权,她们既可以“我写”,也可以“写我”。当地女性用女书写自传述身世,写农事歌谣、乡里逸闻、民间故事,翻译转写汉字诗文等。季羡林曾道:“女书作为一种在旧制度下,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的民间普通劳动妇女,运用自己独特的才识,创造来的女性专用文字,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表现。”
    女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各方元素合力的产物,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精华,也是江永这片南岭绿洲培育出的文化奇葩。江永县位于湖南、广西、广东三省交界处,中原儒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长期接触相融。女书的主要流行地上圩镇处于江永、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是汉瑶混居之地,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可以说,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孕育了女书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
    迄今为止,女书的起源年代不详。其溯源之难,原因之一是女书为“草本植物”,使用者信奉“人死书亡”,即使用者去世时,其所书写的女书作品都要焚烧陪葬,随之而去。目前,史志文献涉及女书的记录仅见1931年《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中的“花山条”:“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高唱,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
    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博物馆李正光是第一个进入江永调查女书的学者,并撰写了第一篇介绍研究女书的文章。1959年,《永明(江永)解放十年志》收录了多篇女书作品,明确使用了“女书”这个称谓。21世纪之交,最后一代女书自然传承老人高银仙(1902-1990)、义年华(1907-1991)相继离世,会写女书的只有何艳新(1940-),女书濒危。可喜的是,2015年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已将以女书为代表的江永方言文化典藏列入2017年“语言文化调查”项目的在研课题之一,并尝试以女书通行的区域一一江永县为试点,将其建设成为我国第一批方言文化生态区。
    (摘编自2017年9月3日《光明日报》  )
1.下列对“女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女书是一种和方块汉字有着血缘关系的斜体表音异形汉字。
    B.女书是流传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东北潇水流域的由劳动女性创造、专用的特殊字符。
    C.女书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形式,其作品以韵文为主,主要形式为七言诗。
    D.女书体现了当地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对男尊女卑的旧制度的文化抗争。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女书记录的是江永方言基础上的妇女群体语,就具体作品而言,全部为她们独创。
    B.女书的产生与江永地区独特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是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C.女书作品往往人死书焚或随葬,无法代代相传,因而女书产生于何时,没有定论。
    D.20世纪50年代女书进入学术界视野后,并没有及时得到科学的抢救整理,女书一度濒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女书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体现了我国南方汉瑶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B.女书作品涉及内容广泛,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普通劳动妇女的生活状况。
    C.女书不为男子所识,可见女书是记录闺中私语的秘密符号,只适合私下交流。
    D.女书列入在研课题及江华设立方言文化生态区后,所有的女书秘密将会一一破译。


1、C。解析:“以女书为载体的女歌、女红等,构成了独特的女书文化体系。”
2、A。解析:“妇女群体语”,全部为她们独创”错误,如“妇女群体语女书体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翻译转写汉字诗文”。
3、B。解析:A.“体现了我国南方汉瑶民族文化的先进性”说法无据。C.“唱读”“以女书为载体的女歌”“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高唱”说明女书可公开说唱;D.太绝对。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