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刘凯军《嫉妒与诱惑》阅读答案

时间:2021-06-30
嫉妒与诱惑
刘凯军
卖熟食的男人这几年发财了。
大家都这么说。
看样子是发了,他坐在店里面,二郎腿翘着,小平头总是精干精干的。有人看见他每隔一礼拜就修一次头发,他脸色也比从前的时候白净了许多,从远处看,这些都可以看见。有时候可以听见他说话,基本上都是呵呵哈哈的声音,都是些虚词儿,他和顾客说话,顾客问什么他都是这样子。
我觉得这个人不是简单的人。
你想想,在现在这个社会,要想发家你非得唬人,缺斤少两,用次品代替正品。他的呵呵哈哈肯定是一种敷衍,他能说出他熟食的秘密吗,不可能!
像所有的秘密不能够泄露一样,如果你知道了他的秘密很有可能你会大失所望,会愤怒,甚至会改变你的人生观也说不定。
我这样想,许多人也许都这样想吧。我一面称了他的肉一面想这个重要的问题。他卖的肉的确香,肉烂汤香。有时候人说:“你多打点汤吧!”他会说:“不敢呢,汤太咸了!”
“可我就是想要你的汤呢!”
他就只好把称过的肉袋子解开,用小勺舀上浅浅一底的肉汤,倒进去,把袋子重新绑扎好挂在买肉人的车子把上。然后呵呵的看着那人走了出去。
他肯定发了,你看一到下午四点一过,顾客就络绎不绝的,他舀肉切肉称秤,轻声说出钱数。
顾客把耳朵侧过去像听一个秘密。可是,他只说出钱数,并无其他多余的话。他把声音压的低低的像赐予那人一包秘方单子。旁边的顾客甚至都听不清多少钱呢。
这是个不简单的生意人。
大家私下里都这么说,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人底细。大家都想知道别人的底细。大家都想知道一个挣了大家钱的人的底细。
大家都不知道。因此,大家都急,心急。大家还都爱吃他卖的肉,都想继续吃下去,也许,只有吃下去才能了解他更多的秘密。
最近,说他发财的人更加多了,这消息像一条发疯的狗从人群的裤腿下逃窜,人们都想抓住它,打死它。可人们找不到一丁点他的过错。
我称了他的肉数十次了,都基本上准的很,为什么说基本上呢,如果他不另外切一小块肉给我的话,我敢百分之百保证他的秤有问题。
他是一个狡猾的人。有一次,一个人寻到他说“你的肉坏了!”那人声音有些大。
他把身子弓了起来,那个人也只好学他,因为你不学他的样子,你可能听不清他说什么。“你说说情况,呵呵。”那人就说:“第二天肉就坏了!”
“你晚上把肉放哪儿了,呵呵。”
“我放在碗里,碗上面还有一个碗!”
“没有放在冰箱里面吗?”
“没有!”
“天气这么热,你得放在冰箱里才对。”
那人又说:“可是你的刀子把肉打多了,你平时都准得很啊,我要多少你打多少的!可你昨天不准了,你不准了,肉坏了,你说怪谁!”
他又呵呵了几句。
那人最后是提了一些肉走的,走得轻快满意。关于他打肉故意打得多的传闻像谣言一样散开了。他心太狠了。
他多给人打一半的肉呢,谁一下子能吃完啊!
他的生意可能不太行了吧!人们议论纷纷。
昨天,我很远就看见他的门前冷落。
他的脸色暗了许多,好像跟他头顶的灯泡太暗没有多少关系吧。
他的头发有些乱了,可今天没有刮风,树叶被太阳晒的蔫不兮兮的,有人抽过的烟头掉在地上冒着烟,那烟直溜溜的像一个灰色的小棍儿。
还有,他也不翘二郎腿了。他放下右腿,他看上去瘦小了一些,也许他最近没有休息好,或者,他没有弄来便宜的外省肉吧。
总之,他变了。这的确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
我也不准备这几天买他卖的肉了。
大家都这么想,我能感觉到大家的心思,就像我们各自都能够感觉到各自是什么样的人一样。我们是一批同样的人。
但是,没用过多久。情况发生逆转。我们都爱吃他卖的肉,我们忍不住,我们实在受不了生活的餐桌上没有他卖的肉的折磨了。
有人先去了,对,就是先头说肉坏了的那个人。接着我也去了。他依旧呵呵。
去的人慢慢多了。
我有些恼火,人们得是都看我的举动才去的呢!
他闲暇时又翘起二郎腿,他的头发据说还是一礼拜收拾一次,他的脸上好像白亮亮的,也许是因为头顶上的灯泡换大了吧。我不敢确定。
可是,我们私底下都认为他卖的肉绝对有问题,要不然,这么小的生意能发财吗?能买得起五六十万的商品房!
我不相信!我们都不相信呢!
但是我们受不了他卖的肉的诱惑又开始排着队买他要卖的熟肉。
他依旧翘着二郎腿。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看出卖熟食的男人发了,但却不相信“他”是正当发家的,文末“我不相信!我们都不相信呢!”表明人们一直都不愿相信“他”。
B.“我觉得这个人不是简单的人”,“我”的想法折射出“我”已经把“他”给复杂化了,而“他”可能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
C.顾客买回的熟肉自己没有保存好,结果坏了,却要怪罪“他”给自己多打了肉,这样颠倒事实的举动其实是源于顾客的嫉妒心理。
D.小说中有许多对“他”的评价,说“他”狡猾、敷衍,认为“他”心狠,觉得“他”深藏不露,这些内容都准确地概括出了“他”的形象特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塑造“他”的形象时提到“他”的头发、二郎腿和脸色,对这些内容的几次描写不尽相同,在变化中透露出“他”的心理状态。
B.小说将“他”发财这一消息的传播比作一条发疯的狗在逃窜,这个比喻新颖、有趣,表现了人们对“他”发财之事的痛恨和厌恶。
C.这篇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周围人的言行和“他”的言行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对奸诈商人的批判以及对真诚人性的呼唤。
D.小说叙述了“他”卖肉的波折,从开始时的生意火爆到惨淡,再重归火爆,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足见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
8.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中“诱惑”的含义。
9.包括“我”在内的周围人始终没有改变对“他”的看法,请问这样构思有什么样的妙处。

参考答案
6.D   D.“这些内容都准确地概括出了‘他’的形象特点”错误,这些内容并不能准确地概括出“他”的形象特点,文中的这些负面评价是周围人对“他”的恶意解读。故选D。
7.C.“对奸诈商人的批判”错误,文章无此主旨,所谓的“奸诈”在该文中都是无中生有。
8.①从表层来看,指人们受“他”做的肉香味儿的“诱惑”,虽然有段时间不去买,但不多久又开始买“他”的肉,折射出“他”做的肉确实品质上乘。②从深层来看,指人们潜意识里受“他”随和等品质的“诱惑”,虽然嘴上说“他”有问题,但还是愿意去买“他”店里的肉。
9.①“我们”这些人始终认为“他”是一个通过不良手段赚取钱财的商人,“我们”鄙夷“他”,怀疑“他”,嫉妒“他”,这些看法贯穿全文,衬托了“他”的形象。②表现了社会上人心复杂,人和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现象,深化了文章主题。③增添了强烈的讽刺色彩,“他”的真诚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受到非议,增强了批判的力度。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