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1-06-25
三、语言文字应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22题。(本题共6小题,17分)
材料一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的(①)。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②)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③)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它的后代今年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那么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 ,
, , , 。
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④)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具疲,落荒而去。
(选自高中《语文》,有改动)
材料二
我有着一个梦
埋在泥土中
深信它不同
光给了它希望
雨给了它滋养
它陪种子成长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凉
妈妈我来看您了
您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
妈妈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风吹起稻浪
稻芒划过手掌
稻草在场上堆成垛
谷子迎着阳光
哔啵作响
水田泛出一片橙黄
(选自袁隆平《我有一个梦》)
材料三
“ ,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2016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随州调研,他说:“随州的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欣然题词“随州香稻”,赋予了随州香稻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选自2021年5月23日《随州日报》)
17.下列“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 偏僻(pì) ② 挑战(tiăo) ③ 敏锐 ④刻骨明心
B.① 充分(fèn) ② 田埂(gěng) ③ 掠过 ④鹤立鸡群
C.① 呈现(chéng) ② 山麓(mí) ③ 抚摸 ④屏气静神
D.① 撒籽(sǎ) ② 稻穗(suì) ③ 详尽 ④身心具疲
1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里,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 印象 ② 确定 ③ 采纳 ④不屑置辩
B.① 影响 ② 注定 ③ 采纳 ④不可避免
C.① 影响 ② 确定 ③ 采用 ④不屑置辩
D.① 印象 ② 注定 ③ 采用 ④不可避免
19.“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B.今年它的后代虽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去年发现的“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C.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厚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D.虽然今年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20.在“材料一”中“ ”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
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③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④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
⑤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①③④②⑤ B.②④⑤①③ C.①⑤④②③ D.②①⑤④③
21.仿写“材料二”中划线的诗句。要求:题材不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4分)
22.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横线上的诗句。(1分)
四、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 伴我成长”为题(结合材料,在“ ”上补充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读书点亮人生,书法浸润灵魂,运动健美身心,亲情教化责任。三年来,在参加随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语文(英语)阅读”“书法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家校共育”等系列活动中,你一定有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①谢公(谢安)夫人教儿,问太傅(谢安):“那得初(从来)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刘义庆《世说新语》)
②有许多年轻人在读了《傅雷家书》后说:“我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就好了。”其实他们应该这样说:“我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
(林可行《现代散文鉴赏》)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22题。(本题共6小题,17分)
材料一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的(①)。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②)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③)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它的后代今年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那么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 ,
, , , 。
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④)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具疲,落荒而去。
(选自高中《语文》,有改动)
材料二
我有着一个梦
埋在泥土中
深信它不同
光给了它希望
雨给了它滋养
它陪种子成长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凉
妈妈我来看您了
您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
妈妈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风吹起稻浪
稻芒划过手掌
稻草在场上堆成垛
谷子迎着阳光
哔啵作响
水田泛出一片橙黄
(选自袁隆平《我有一个梦》)
材料三
“ ,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2016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随州调研,他说:“随州的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欣然题词“随州香稻”,赋予了随州香稻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选自2021年5月23日《随州日报》)
17.下列“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 偏僻(pì) ② 挑战(tiăo) ③ 敏锐 ④刻骨明心
B.① 充分(fèn) ② 田埂(gěng) ③ 掠过 ④鹤立鸡群
C.① 呈现(chéng) ② 山麓(mí) ③ 抚摸 ④屏气静神
D.① 撒籽(sǎ) ② 稻穗(suì) ③ 详尽 ④身心具疲
1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里,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 印象 ② 确定 ③ 采纳 ④不屑置辩
B.① 影响 ② 注定 ③ 采纳 ④不可避免
C.① 影响 ② 确定 ③ 采用 ④不屑置辩
D.① 印象 ② 注定 ③ 采用 ④不可避免
19.“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B.今年它的后代虽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去年发现的“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C.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厚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D.虽然今年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20.在“材料一”中“ ”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
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③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④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
⑤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①③④②⑤ B.②④⑤①③ C.①⑤④②③ D.②①⑤④③
21.仿写“材料二”中划线的诗句。要求:题材不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4分)
22.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横线上的诗句。(1分)
四、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 伴我成长”为题(结合材料,在“ ”上补充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读书点亮人生,书法浸润灵魂,运动健美身心,亲情教化责任。三年来,在参加随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语文(英语)阅读”“书法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家校共育”等系列活动中,你一定有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①谢公(谢安)夫人教儿,问太傅(谢安):“那得初(从来)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刘义庆《世说新语》)
②有许多年轻人在读了《傅雷家书》后说:“我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就好了。”其实他们应该这样说:“我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
(林可行《现代散文鉴赏》)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