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6-07-14
(二)
阅读材料,完成第6-7题。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
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平均三天读 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的坚持了。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
当他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本书,没想到上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一开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时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6. 冯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
答:
7. 许多人惊叹于“书神”冯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阅 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
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
材料二:比起读书形式和阅读数量,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更重要。
材料三:好读书,不求甚解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注释】①不求甚解: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答:
【答案】6.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7.示例1: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内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示例2:有的书需要精读,通过研读内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信息。
示例3: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得,不是一味只求都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示例4:读书可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读大量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随时随地地读书,这样终有所获。
【解析】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冯立读书的方法有: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任选一点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材料一可知,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深入的阅读,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
8.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得一项是( )(3分)
A.乡( 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 wéi)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B.阡( 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陶潜)
C.征蓬( pén)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出师表》诸葛亮)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征蓬( péng) 汉塞(sài)【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粘”,粘住。(《孟子·鱼我所欲也》)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三峡》)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重做到解释准确、恰当。“帖” 通“贴”,意为:戴上。【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O.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周敦颐)
(它)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一则)
只有通过学习才会知道这样做不值得,教师才能知道困难。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清晨的薄雾 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庄子》一则)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关键词。“是故”“学”“教”的翻译。整句翻译为:所以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这 是典型的对比手法。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这是典型的衬托手法。【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材料,完成第6-7题。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
6. 冯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
答:
7. 许多人惊叹于“书神”冯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阅 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
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
【注释】①不求甚解: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答:
7.示例1: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内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示例2:有的书需要精读,通过研读内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信息。
示例3: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得,不是一味只求都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示例4:读书可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读大量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随时随地地读书,这样终有所获。
【解析】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冯立读书的方法有: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任选一点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材料一可知,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深入的阅读,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
8.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得一项是(
A.乡( 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 wéi)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B.阡( 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陶潜)
C.征蓬( pén)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出师表》诸葛亮)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征蓬( péng) 汉塞(sài)【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粘”,粘住。(《孟子·鱼我所欲也》)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三峡》)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重做到解释准确、恰当。“帖” 通“贴”,意为:戴上。【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O.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周敦颐)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一则)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庄子》一则)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关键词。“是故”“学”“教”的翻译。整句翻译为:所以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这 是典型的对比手法。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这是典型的衬托手法。【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