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5)
时间:2015-08-12
眉山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B (A:“咽气”中的“咽“应读“yàn”;C:“ 鲜为人知”中的“鲜”应读“xiǎn”;D:“惬意”中的“惬”应读“qiè”)
2.A(B:“霄”应为“宵”;C: “眸”应为“牟”; D:“廷”应为“庭”)
3.C(A:“入驻”:工作人员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B:“遵循”:遵照;C: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意思和语境不符;D: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件事物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4.D(A:主客倒置,应为“我对《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部纪录片非常有兴趣”;B:句式杂糅,应修改为“原因是 ……”,或“由……造成的”。C: 搭配不当,“担任”不能搭配“岗位”,可将“岗位”改为“职务”。)
5.A(按总分顺序,先说传奇,再说杂剧,①④不能分开,④应紧承① 后,故答案为A。)
6.D(买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7.C(正确的划分应为“公/问其故”。)
8.B(A: “何以”应为“凭什么”;C:“狱”应为“案件”; D:“虽”应为“即使”)
9.C(第三段采取的是补叙的记叙方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文言文翻译、诗词赏析、古诗文积累(16分)
10.(1)那些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采分点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各1分,共3分) (2)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让我跟着您去。(采分点:忠、可以、请从,每一个1分,共3分)
11.(1)所谓伊人 (2)濯清涟而不妖 (3) 谁家新燕啄春泥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示例: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③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④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⑤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每小题1分,该小题有错,则该小题不得分,共6分)
12.(1)冰塞川 雪满山 (2)运用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1分)
四、议论文阅读(10分)
13.(1)个人消费方面 (2)公务消费方面 (3)政绩观消费方面 (4)未豪先土的消费方面
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作用:通过举中国游客与他国游客在英国消费的例子来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令人担忧”的观点(2分)。
15.示例:“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应该得到人们的鄙视和摒弃(观点明确,1分),作为消费者的中学生,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不能有超前消费的行为,养成一种理性的消费习惯(联系实际,1分)。
五、文学作品阅读(16分)
16.①暗送垃圾 ②顾及 ③索钱如愿 ④伤害(意近即可)
17. (1)比喻修辞手法(1分),将狗与人作对比,强调人与狗的不同,点明了人不光要活着,而且要有尊严的活着(1分)。
(2)因为男人没想到“他”会给自己那么多钱,而自己却为了钱虚设花瓶(1分)。表现出了男人心中的惭愧、内疚、懊悔的矛盾心理(1分)。
18.①让故事情节跌宕起,吸引读者。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③将男人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更具可读性。④反映出男人品行的前后变化,折射出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只要答到一个方面,即可给1分,共3分)
19.他:是一个坚强不屈、自尊自爱、知恩图报的人(1分)。如他落魄时夜晚捡垃圾,发达后送钱报恩(1分)
男人:当初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的人(1分),现在是一个被金钱同化了的、利益熏心的小市民(1分)。如男人虚设花瓶,索要钱财(1分)。
六、写作(40分)
.作文入等分级评价表
A卷(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B (A:“咽气”中的“咽“应读“yàn”;C:“ 鲜为人知”中的“鲜”应读“xiǎn”;D:“惬意”中的“惬”应读“qiè”)
2.A(B:“霄”应为“宵”;C: “眸”应为“牟”; D:“廷”应为“庭”)
3.C(A:“入驻”:工作人员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B:“遵循”:遵照;C: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意思和语境不符;D: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件事物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4.D(A:主客倒置,应为“我对《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部纪录片非常有兴趣”;B:句式杂糅,应修改为“原因是 ……”,或“由……造成的”。C: 搭配不当,“担任”不能搭配“岗位”,可将“岗位”改为“职务”。)
5.A(按总分顺序,先说传奇,再说杂剧,①④不能分开,④应紧承① 后,故答案为A。)
6.D(买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7.C(正确的划分应为“公/问其故”。)
8.B(A: “何以”应为“凭什么”;C:“狱”应为“案件”; D:“虽”应为“即使”)
9.C(第三段采取的是补叙的记叙方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文言文翻译、诗词赏析、古诗文积累(16分)
10.(1)那些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采分点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各1分,共3分) (2)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让我跟着您去。(采分点:忠、可以、请从,每一个1分,共3分)
11.(1)所谓伊人 (2)濯清涟而不妖 (3) 谁家新燕啄春泥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示例: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③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④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⑤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每小题1分,该小题有错,则该小题不得分,共6分)
12.(1)冰塞川 雪满山 (2)运用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1分)
四、议论文阅读(10分)
13.(1)个人消费方面 (2)公务消费方面 (3)政绩观消费方面 (4)未豪先土的消费方面
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作用:通过举中国游客与他国游客在英国消费的例子来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令人担忧”的观点(2分)。
15.示例:“未豪先土”的消费现象应该得到人们的鄙视和摒弃(观点明确,1分),作为消费者的中学生,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不能有超前消费的行为,养成一种理性的消费习惯(联系实际,1分)。
五、文学作品阅读(16分)
16.①暗送垃圾 ②顾及 ③索钱如愿 ④伤害(意近即可)
17. (1)比喻修辞手法(1分),将狗与人作对比,强调人与狗的不同,点明了人不光要活着,而且要有尊严的活着(1分)。
(2)因为男人没想到“他”会给自己那么多钱,而自己却为了钱虚设花瓶(1分)。表现出了男人心中的惭愧、内疚、懊悔的矛盾心理(1分)。
18.①让故事情节跌宕起,吸引读者。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③将男人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更具可读性。④反映出男人品行的前后变化,折射出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只要答到一个方面,即可给1分,共3分)
19.他:是一个坚强不屈、自尊自爱、知恩图报的人(1分)。如他落魄时夜晚捡垃圾,发达后送钱报恩(1分)
男人:当初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的人(1分),现在是一个被金钱同化了的、利益熏心的小市民(1分)。如男人虚设花瓶,索要钱财(1分)。
六、写作(40分)
.作文入等分级评价表
一等 (40~36) |
二等 (35~30) |
三等 (29~24) |
四等 (23~0) |
1.主题深刻,有独到见解,选材新颖,有文采,表达独特等有创新的可酌情加分至满分。 2.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标点使用错误每3处扣1分,重复不计; 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2分;确认抄袭或套用者在4等评分。 |
切合题意 | 符合题意 | 基本符合题意 | 偏离题意 | |
中心突出 | 中心明确 | 中心基本明确 | 中心不够清楚 | |
内容具体 | 内容较具体 | 内容不够具体 | 内容空泛 | |
感情真挚 | 有真情实感 | 较有感情 | 感情虚假 | |
结构完整 | 结构完整 | 结构基本完整 | 条理不够清楚 | |
语言流畅 | 语言通顺 | 语言基本通顺 | 语病较多 | |
字迹工整 | 字迹清楚 | 字迹不够清楚 | 字迹难以辨认 | |
符合文体要求 | 较符合要求 | 基本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