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20年广西柳州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08-26
2020年广西柳州中考语文真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吟(  )诵唐诗宋词,感受浪漫情怀;涉liè(  )散文小说,领略(  )人生百态;踏足名山大川,寄情碧水lán(  )天……读书,旅行,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A.yín 猎 lüè 蓝           B.yíng 猎 luè 蓝
C.yín 腊 lüè 篮           D.yíng 腊 luè 篮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B.五菱“地摊神车”打造了流动售货的商业新模式,很受市民欢迎,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C.校长在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的讲话生动具体、深入浅出,大家庭了深受启发,不由的随声附和地鼓掌响应。
D.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患者,让他们重获健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公布的香港国安法得到大家拥护的原因,是因为其尊重香港实际符合国际惯例。
B.“百里柳江”作为柳州城市环境最大的名片,正向世人展示其独具一格事物魅力。
C.当万里无云的天空发生日食时,大家看到太阳逐渐变成了弯弯的一个“月亮”。
D.广西“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在柳州举行,目的是防止社会各界远离毒品。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②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是经典。
③今天阅读经典,是以此帮助我们思考人生,获得智慧,收获幸福。
④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经典就是“恒常的模范”。⑤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③④②⑤①     D.⑤①②③④
5、九年级3班召开名著阅读分享会,同学们纷纷畅谈阅读收获。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红说:“我最喜欢《西游记》中的沙僧和尚。他虽然少言寡语、做事循规蹈矩,但对团队忠诚,任劳任怨,在取得真经之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B.小辉说:“我认为美国作家夏洛蒂笔下的简·爱之所以接受罗切斯特要她一起到巴黎生活的建议,是因为她得知了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在世上。”
C.小军说:“保尔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克服了天气恶劣、匪帮袭扰、食物短缺等重重困难,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无私的精神,坚持与其他工人一起修筑铁路。”
D.小明说:“我从《红星照耀中国》得知,延安时期的毛泽东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有一张非常精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面孔。”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柳州:南方古人类发源地
①“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而广西是中心的中心。”1985年,著名人类学家、白莲洞博物馆创始人裴文中教授为白莲洞遗址题词。
②柳州作为南方古人类发源地,因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大龙潭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以柳州白莲洞遗址为古人类遗址群落揭开了南方史前文化、古人类的神秘面纱。
柳江人:中国最早现代人活化石
③1958年9月,一具疑似古人类的较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在柳州市郊东南的新兴农场内的通天岩被发现。这一信息上报国家后,中央立即通知在柳城进行巨猿研究中国考古界泰斗裴文中、贾兰坡组织专家派人前往考察。经清理发掘,在人头骨化石发现地附近又发现了部分椎骨、股骨等化石。这些化石装箱妥善保护送到北京。当人头骨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后,中国科学院著名古人类专家吴汝康院士认为,这块人头骨化石是分化和形成蒙古人种的一种早期类型,为当时在中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代表。这块人头骨化石被定名为“柳江人”。
④“柳江人”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通天岩也因此得名为“柳江人洞”,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人类考古学家前来考察。2001年,“柳江人”研究进展取得了质的飞跃,确定“柳江人”的年代距今7万年左右。“柳江人”如今已经成为教科书上定义的古人类名称之一,载入人类发展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柳江人”头骨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头骨并列放置在一个展柜里。
 
白莲洞:无数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⑤随着“柳江人”研究的深入,有专家学者在考察发掘发现,“柳江人洞”低矮狭小,黑暗潮湿,并不符合古人类选择居住地的标准。那么“柳江人”为何出现在这里呢?白莲洞遗址为“柳江人”的身世之谜提供了一个答案。
⑥白莲洞遗址位于柳州市郊白面山南麓的一个山洞内,距离“柳江人洞”仅2公里。经过专家们历次的发掘,白莲洞遗址出土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大量石器、骨器和哺乳动物的化石。根据其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特征,确定“白莲洞人”年代为距今37000~7000年。
⑦有专家学者认为,“柳江人”可能就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人”的祖先外出寻觅食物遇到意外而被泥石流推进通天岩。“柳江人”遗址、“白莲洞人”遗址两方面相互结合对研究华南地区史前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⑧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柳州陆续发现了九头山人遗址、陈家岩等洞穴遗址,另外还发现了兰家村、曾家村等台地遗址。各类遗址有40多处。
⑨这些以白莲洞遗址为中心的古人类遗址群落,其连续完整的文化堆积如一部古老的地书,为探索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证材料。
(选自2020年6月15日《柳州日报,有改动)
6.关于“柳江人”的解释,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柳江人”头骨化石是在柳州市郊东南的新兴农场内的通天岩发现的。
B.“柳江人”头骨化石曾被中国科学院著名古人类学专家吴汝康院士系统研究。
C.“柳江人”已经成为教科书上定义的古人类名称之一,载入人类发展史。
D.“柳江人”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人”的祖先。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鱼峰山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柳州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
B.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一个展柜里,并列放置着柳州的“白莲洞人”头骨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头骨。
C.根据白莲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的特征,专家们确定“白莲洞人”的年代为距今3700~7000年。
D.以兰家村遗址为中心的古人类遗址群落,未探索华北地区史前文化、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裴文中教授题词,目的是强调广西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B.本文的语言平实准确,使用严谨的科学术语,充分说明柳州市南方古人类发源地。
C.第⑤段是过渡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由写“柳江人”过渡到写白莲洞遗址。
D.第⑧段运用摹状貌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柳州陆续发现的洞穴遗址和台地遗址。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其中第9-12小题2分,第13小题3分)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        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