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沈括《活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7-01-16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填空
⑴《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的意思,《祖逖》“睿素无北伐之志”一句中“素”是“向来”的意思,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是  ①  。
⑵《陈涉世家》“以激怒其众”一句中“以”是“用来”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文中“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中“以”的意思是  ②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⑴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⑵用讫再火令药熔
【3】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⑴向来 ⑵用来
【2】⑴铁板上用松脂蜡混和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着。⑵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3】①大量印刷速度快②排板速度快③添补新字速度快④拆板速度快(1)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是向来文中“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中“以”的意思是用来。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升( )          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③尝贻余核舟一()        ④策之不以其道(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③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3.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参考答案
1.①平民  ②混合  ③曾经  ④驱使(各0.5分)
2.①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②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③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位撑船的人。(各2分)
3.详细介绍毕升发明的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3分)

注释
1.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板印,用雕版印刷。
2.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
3.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4.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始,才。
5.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6.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7.板本:板印的本子。
8.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9.布衣: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10.其:其,代词。做活板的方法。
11.钱唇:铜钱的边缘。
12.印:印模、字印。
13.令坚:使……坚硬。
14.和(huò):混合。
15.以:用。
16.冒:蒙、盖。
17.欲:想。
18.范:框子。
19.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20.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21.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22.止:同“只”,仅仅。
23.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24.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25.自:别自,另外。
26.具:准备好。
27.更(gēng)互:交替、轮流。
28.以:用来。
29.以纸帖(tiě)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30.每韵为一帖(tiè),木格贮(zhù)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帖,标签,名词。唐宋时,人们按照诗歌押韵的规律,把汉字分为206韵,后来又合并为106韵。
31.奇(jī)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32.旋:旋即。
33.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34.文理:纹理,质地。文通“纹”,花纹。
35.兼:又。
36.不可取:拿不下来。
37.燔(fán)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
38.讫(qì):终了,完毕。
39.拂(fú):擦拭,掸去。
40.殊不:一点也不。
41.予:我。
42.群从(cóng):堂兄弟及侄子辈。

参考译文
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
  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烧使它坚硬。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铺在上面。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算一版,(再)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松脂和蜡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得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显得非常快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同时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版面,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以便它们在同一版内重复出现时使用。不用的时候,就拿纸条做标记贴上,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出来,那就当时动手刻,用草火烘烤,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字印之所以不用木料来刻,是因为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如用胶泥来烧制,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得到了,到现在还保存得十分完好。



位置:主页 > 古诗名文 > 初中古诗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