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公输》“子墨子起,再拜”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17-05-27
公输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宋无长木(    )  (2)子墨子九距之(    )(3)而待楚寇矣(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B.墨子在劝说楚王过程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让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
C.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体现了墨子“非攻”(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
D.墨子最终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原因在于:墨子锋利巧妙的言辞,模拟攻守中击败公输盘。

参考答案
6、(3分) (1)多余  (2)同“拒”,抵抗  (3)入侵(每词1分)
7、(1)现在这里有个人,舍弃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2分)
(2)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2分)
8、(3分) D(“墨子锋利巧妙的言辞和模拟攻守中击败公输盘”这个原因分析不完整, 应该是 墨子向楚王分析了利害,将道义与实力相结合,使楚王理亏。在模拟战中战胜了公输班,并且已经安排好弟子守城。)

参考译文
墨子先生起身,再次行了礼,说:“请(让我)解释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向楚王进言,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鲁班被说服了。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扔掉自己华美的轿车,却想去偷邻居的一辆破车;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连野鸡、兔子、鲋鱼都没有,这就象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象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楚王说:“好啊!即使如此,鲁班已经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楚王又叫来鲁班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鲁班多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多次抵拒了他的进攻。鲁班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
鲁班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了,但我不说。”
楚王问原因。
墨子回答说:“鲁班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的侵略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古诗名文 > 初中古诗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