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6)
时间:2015-09-17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C.【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望文生义。B.蠢蠢欲动,贬义词。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C.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D.挥金如土:形容任意挥霍钱财,毫不在乎。感情色彩不当。】
14.(3分)*A.【B项,“真假与否”重复累赘。C.“学校”应该放在“如果”后;“有条理”和“严密”都是“思维习惯”的修饰语,应在后一个“不可能”后加上“养成”。D.“一人围观”不合逻辑,改为“一人旁观”。】
15.*D.【“传统艺术”后,应该选③,①紧跟其后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⑥与现代艺术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②⑤④自成一体,并与“唯其如此”衔接。】
16.(5分)【异地多活分布多个数据中心故障无感知(每个2分,最多得5分。符合要求即可。例如,将“异地多活”说成“多地存活”、“分布”说成“设置”“布设”、“多个”说成“数个”、“(对)故障无感知”说成“(故障)无异常感知”皆可。)】
17.(6分)【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1分)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1分),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2分);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1分),主要做综合试题(1分),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1分)。(本题最多得6分。每超3字扣1分,语言不连贯扣1—3分)】
六、写作(60分)
18.(60分)写作等级评分标准
13.(3分)*C.【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望文生义。B.蠢蠢欲动,贬义词。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C.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D.挥金如土:形容任意挥霍钱财,毫不在乎。感情色彩不当。】
14.(3分)*A.【B项,“真假与否”重复累赘。C.“学校”应该放在“如果”后;“有条理”和“严密”都是“思维习惯”的修饰语,应在后一个“不可能”后加上“养成”。D.“一人围观”不合逻辑,改为“一人旁观”。】
15.*D.【“传统艺术”后,应该选③,①紧跟其后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⑥与现代艺术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②⑤④自成一体,并与“唯其如此”衔接。】
16.(5分)【异地多活分布多个数据中心故障无感知(每个2分,最多得5分。符合要求即可。例如,将“异地多活”说成“多地存活”、“分布”说成“设置”“布设”、“多个”说成“数个”、“(对)故障无感知”说成“(故障)无异常感知”皆可。)】
17.(6分)【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1分)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1分),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2分);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1分),主要做综合试题(1分),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1分)。(本题最多得6分。每超3字扣1分,语言不连贯扣1—3分)】
六、写作(60分)
18.(60分)写作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 内容25分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
||
表达25分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
||
发展等级10分 |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