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示范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15-07-16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的大名和成就,连年轻人也算在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差不多都念过他的散文名作:《背影》和《荷塘月色》。我念他的《背影》,还是在中学阶段,印象是:文富于感情,这表示人纯厚,只是感伤气似乎重一些。一九二五年他到清华大学以后,学与文都由今而古,写了不少值得反复诵读的书。一九三七年以后,半壁江山沦陷,他随着清华大学到昆明,以及一九四六年回到北京以后,在立身处世方面,许多行事都表现了正派读书人的明是非、重气节。不幸的是天不与以寿,回北京刚刚两年,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去世,仅仅活了五十岁。
我没有听过朱先生讲课,可是同他有一段因缘,因而对他的印象很深。这说起来难免很琐碎,反正是“琐话”,所以还是决定说一说。
我的印象,总的说,朱先生的特点是,有关他的,什么都协调。有些历史人物不是这样,如霍去病,看名字,应该长寿,却不到三十岁就死了;王安石,看名字,应该稳重,可是常常失之躁急。朱先生名自清,一生自我检束,确是能够始终维持一个“清”字。他字佩弦,意思是本性偏于缓,应该用人力的“急”补救,以求中和。但他终归是秉性难移,多情而宽厚,“厚”总是近于缓而远于急的。他早年写新诗,晚年写旧诗,古人说:“温柔敦厚,诗教也。”这由学以致用的角度看,又是水乳交融。文章的风格也是这样,清秀而细致,总是真挚而富于情思。甚至可以扯得更远一些,他是北京大学一九二0年毕业生,查历年毕业生名单,他却不是学文学的,而是学哲学的。这表面看起来像是不协调,其实不然,他的诗文多寓有沉思,也多值得读者沉思,这正是由哲学方面来的。
泛泛的谈了不少,应该转到个人的因缘了。是一九四七年,我主编一个佛学月刊名《世间解》,几乎是唱独角戏,集稿很难,不得已,只好用书札向许多饱学的前辈求援,其中之一就是朱先生。久做报刊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在稿源方面有个大矛盾,不合用的总是不求而得,合用的常是求之不得。想消灭求之不得,像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好办法,于是只好碰碰试试,用北京的俗语说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希望万一会掉下一两个。我也是怀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心情这样做的,万没有想到,朱先生真就写了一篇内容很切实的文章,并很快寄来,这就是刊在第七期的《禅家的语言》。当时为了表示感激,我曾在“编辑室杂记”里写:“朱自清教授在百忙中赐予一篇有大重量的文章,我们谨为本刊庆幸。禅是言语道断的事,朱先生却以言语之道道之,所以有意思,也所以更值得重视。”这一期出版在一九四八年一月,更万没有想到,仅仅九个月之后,朱先生就作古了。
大概是这一年的五月前后,有一天下午,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我在家不在家,说他家的一位亲戚要来看我。接着来了,原来是朱先生。这使我非常感激,用古人的话说,这是蓬户外有了长者车辙。他说,霍家老先生是他的表叔,长辈,他应该来问安。其时他显得清瘦, 说是胃总是不好。谈一会闲活,他辞去。依旧礼,我应该回拜,可是想到他太忙,不好意思打搅,终于没有去。又是万没有想到,这最初的一面竟成了最后一面。
死者不能复生,何况仅仅一面,但我常常想到他。朱先生学问好,古今中外,几乎样样通。而 且缜密,所写都是自己确信的,深刻而稳妥。文笔尤其好,清丽,绵密,细而不碎,柔而不弱。他代表“五四”之后散文风格的一派,由现在看,说是广陵散也不为过。可是我推重他,摆在首位的却不是学和文,而是他的行。《论语》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这里无妨断章取义,说:与他的行相比,文可以算作余事。行的可贵,具体说是,律己严、待人厚都超过常格,这二者之中,尤其超过常格的待人厚,更是罕见。这方面,可举的证据不少,我感到最亲切的当然是同自己的一段交往。我人海浮沉,认识人不算少,其中一些,名声渐渐增大,地位渐渐增高,空闲渐渐减少,因而就“旧雨来,今雨不来”。这是人之常情。朱先生却相反,是照常情可以不来而来。如果说学问文章是广陵散,这行的方面就更是广陵散了。
说来也巧,与朱先生告别,一晃过了二十年,一次在天津访一位老友,谈及他的小女儿结了婚,问男方是何如人,原来是朱先生的公子,学理科的。而不久就看见他,个子比朱先生高一些,风神却也是谦恭而恳挚。其时我老伴也在座,事后说她的印象是:“一看就是个书呆子。”我说:“能够看到朱先生的流风余韵,我很高兴。”
(选自《负暄琐话》,作者张中行,有删改)
(1)下列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了解、熟悉朱自清,是从求学阶段学习他的散文名作《背影》《荷塘月色》开始的,在作者看来,他的散文情感丰富,只不过失之于感伤气重了一些。
B.朱自清先生给本文作者的总体印象是,“有关他的,什么都协调”,例如人如其名,他一生自我约束,清廉温厚,堂堂正正做人,能够始终维持名字中一个“清”字。
C.文章名为“琐话”,选材琐碎但不多余。比如文中霍去病、王安石是为了反衬朱自清先生的性格,而结尾处写朱公子,则直接映衬出朱先生谦恭而恳挚的性格。
D.朱自清先生的品行、学问和文采都很出众,但作者最推崇朱自清先生的还是其“行”,和他律己严、待人厚的“行”相比,他的“学”和“文”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E.本文作者虽然与朱自清先生只谋一面,交往不多,但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写了些零星的回忆,全面表现了朱自清先生的性格,表达了对朱自清先生的敬仰之情。
(2)结合全文,概括朱自清先生行、学、文的主要特征。(6分)
(3)请从作者与朱先生的交往中举例说明朱先生“待人厚超过常格”。(6分)
(4)结合文中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谈谈你对“德”与“才 ”关系的理解。(8分)
【答案】
(1)【选B给3分,选E给2分,选A给1分】
(2)①朱自清先生品行高洁,待人厚,律己严,性格敦厚,明是非,重气节。②朱自清先生学问好,古今中外,几乎样样通,文思缜密,有值得人反复诵读的专著。朱自清先生散文风格自成一派,文笔清丽绵密,真挚而富于情思。(6分。每条2分)
(3)①1947年,作者主编佛学月刊《世间解》,几乎是唱独角戏,集稿很难,不得已只好用书札向包括朱先生在内的饱学之士求援,朱先生很快写了一篇内容切实的文章寄来,让本不抱希望的作者大为感动,足见其待人厚超过常格。(3分)②随着名声增大,地位增高,空闲减少,名人与旧交不再走动也是人之常情。但1947年五月前后的一天下午,作为著名学者的朱自清先生居然亲自登门看望作者,其待人厚超过常格可见一斑。(3分)
(4)参考示例:
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说,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文中的朱自清先生行、学、文皆出众,而让作者感受最深也最为感动的是先生一生正派,明是非,重气节,待人厚,律己严的“行”,也即是“德”,正是其高尚的品德让人们对其学养文采感佩至深。朱先生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名知识分子理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8分。要有鲜明正确的观点,能辩证思考,并结合文中实例进行适度延伸拓展,酌情给分)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筛选出相关的答题区间,然后根据相关语句提炼性的概括出来。例如 ,第三段和第六段,“一生自我检束,确是能够始终维持一个“清”字。他字佩弦,意思是本性偏于缓,应该用人力的“急”补救,以求中和。但他终归是秉性难移,多情而宽厚,”“清秀而细致,总是真挚而富于情思”“朱先生学问好,古今中外,几乎样样通。而且缜密,所写都是自己确信的,深刻而稳妥。文笔尤其好,清丽,绵密,细而不碎,柔而不弱。”“行的可贵,具体说是,律己严、待人厚都超过常格,”可抓住这些语句提炼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从中筛选出能表现朱自清先生“待人厚超过常格”的相关语段,然后提炼出相关语句概括作答。答题区间在第4.第5段,可根据这两段具体内容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例如,“是一九四七年,我主编一个佛学月刊名《世间解》,几乎是唱独角戏,集稿很难,不得已,只好用书札向许多饱学的前辈求援,其中之一就是朱先生。”“万没有想到,朱先生真就写了一篇内容很切实的文章,并很快寄来,这就是刊在第七期的《禅家的语言》”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对才与德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才”和“德”在文中的具体内容与表现,联系现实生活,从辨证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①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 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
②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在服装产业中的发展具有潜力。长远看来,服装产业发展与战略扩展,对于我们来说都是 的过程。
③省就业中心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再不会出现务工人员 、站在桥头的情况。
A.骇人听闻 循序渐进 风尘仆仆
B.骇人听闻 按部就班 风餐露宿
C.耸人听闻 循序渐进 风餐露宿
D.耸人听闻 按部就班 风尘仆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根据语段内容及词义分析作答。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风尘仆仆: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回望2012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加快和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开局之年。
B.贵州省遵义市首创的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创举,值得学习和推广。
C.发达国家的“智囊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之外的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机构,对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D.公安部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修订版《机动车驾 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决定》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搭配不当,“是……一年,也是……之年”的主语应是“2012年”,而不应是“回望2012年”。B项,成分残缺,缺少“以”的宾语中心词,应为“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涵的‘四在农家’活动”。D项,句式杂糅。所以选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
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 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
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①④⑤
【答案】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据下列内容,以“微信是”为开头,结合文中的主要信息,给微信下一个定义(5分)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免费应用程序。
②它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③它可以通过手机,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
④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
⑤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搜索附近的人或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⑥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答案】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针对智能手机通过用户摇一摇搜索号码、搜索附近的人或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的具有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功能的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并提供及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表达运用能力。下定义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题型,解答此类题,首先确立主干句,再根据其它信息作为句子的补充。也可先找到属概念:免费应用程序,然后找种差:提供即时通讯服务;通过手机,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搜索附近的人或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然后再按照顺序对这些种差进行排序组织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结合文意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横线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且前后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4分)
我不知道风声中夹杂着多少自远古而至的呢喃,(1)_ ___________,我更不知道眼神中迷离着多少为心灵而生的迷茫。我未曾欣赏过瓦尔登湖满天的星河,(2) __________ ,我更未曾触摸过乞力马扎罗山下静卧的雄狮……“我不知道”,这是我唯一能向心中的疑问作出的自豪的答复。
【答案】(1)我不知道泪水中漂泊着多少从洪荒而来的脚步 (2)我未曾见识过可可西里奔跑的羚羊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描述的话题,是“我不知道”“我未曾”,要注意要求仿写的句子必须与文段中的前后语句构成排比。在答题句式上,可采用“我不知道……”“我未曾……”的答题模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