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内蒙古兴安盟2015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时间:2015-08-18
2015届兴安盟高三语文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31)打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领域”扩大范围,不合文意。
2.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后,就……研究”时间错位,且“提升武器威力”无中生有。
3.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超过20%”的是“先进战机”上的钛合金构件所占的比例。
4.【答案】D 【解析】约束:规章,法令。
5.【答案】B【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如句中的“太弟”“河南道经略司”等专有名词、“以”“乃”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原文断句为“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
6.【答案】D 【解析】“杀人之夫而夺其妻”的是郭千户而不是刘福。
7.【参考答案】
(1)占据了大明川,使用金朝开兴年号,人数达到数万,抢掠数千里,皇帝诏令会集各路的兵力进讨,没有战胜。(关键词“据”“会”“克”各1分,大意2分)
(2)我并非喜欢杀戮,国家没有法纪,致使这种贼人残害良民,百姓们无处控告,就算我不想除掉他们,行吗?(关键词“好”“虽”“去”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杨惟中字彦诚,是弘州人。金朝末年,以孤儿的身份侍奉太宗,懂得读书,有胆略,太宗器重他。他二十岁的时候,奉命出使西域三十多个国家,宣扬国威,发布政令,让他们都登记户口设置属官,然后才返回,皇帝于是有重用他的意图。
皇子阔出征伐宋朝,命令杨惟中在军中行中书省事。攻克宋朝枣阳、光化等军,攻克光、随、郢、复等州,以及襄阳、德安府,共获得名士数十人。收集程颢、程颐的著作送往燕都,建立宋朝大儒周敦颐的祠堂,建立太极书院,邀请儒士赵复、王粹等在书院讲学,杨惟中于是通晓圣贤之学,慨然想以圣道助益国家。杨惟中任中书令,太宗去世,太后临朝听政,杨惟中一人以宰相的身份负担天下大事。
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行不法,皇帝诏令杨惟中代皇帝前去宣扬政令,安抚百姓,杨惟中审讯之后将其处死。金朝灭之后,金朝将领武仙在邓州溃败,余党逃散于太原、真定之间,占据了大明川,使用金朝开兴年号,人数达到数万,抢掠数千里。皇帝诏令会集各道的兵力进讨,没有战胜。杨惟中执符节前往劝谕,其首领投降,其余党全部平定了。
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的身份镇守金莲川,有权设立衙署和任命官员。于是在汴梁设立河南道经略司,奏请任命杨惟中为经略使,让他在唐、邓、申、裕、嵩、汝、息、亳、颍等州屯田。刚灭金时,由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刘福贪婪残酷,欺压残害金朝的遗民二十多年。杨惟中到任后,召刘福来听训,刘福称病不来。杨惟中在座位上放了大木棒,又召他,让人对刘福说:“你不听命令,我就要以军法来处治。”刘福不得已,有数千人护卫着来见杨惟中,杨惟中便手握大棒将他打倒。几天后刘福死了,河南由此清明安定。杨惟中改任陕右四川宣抚使。当时各部队的将领横行奢侈,侵害百姓,有个叫郭千户的尤其厉害,杀人之夫而抢夺其妻,杨惟中将其处死示众,关中于是秩序安定。杨惟中对人说:“我并非喜欢杀戮,国家没有法纪,致使这种贼人残害百姓,百姓们无处控告,就算我不想除掉他们,行吗?”
己未年,世祖统率东路军,奏请任命杨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让他建立行御史台,因在世祖之先启行,宣布朝廷的恩泽信誉,蒙古、汉军的各部队将领都听从他的节制。部队返回时,杨惟中在蔡州去世,时年五十五岁。中统二年。追谥为忠肃公。
8.空:白白的,徒然。(1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
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谢尚却不复可遇。(2分)“空”字抒发了诗人知音难
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关键字及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回答“炼字”题的时候,答案包括两点:一是关键字本身的含义,二是关键字在诗句中的含义以及使用这个关键字的妙处。
9.最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寓情于景和以景结情的手法。(答出士两种2分,一种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自己挂帆远去的情景,(1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诗人因不遇知音而产生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的尾联: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这是虚写与实写相结合。通过联想和想象,抒发了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所以要点出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然后点出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10.【答案】
(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1.(1)【答案】ED【解析】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到基层农民家中做调研,帮农民建新型节能的吊炕”是县电视新闻播出的内容;B项,他的高论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支持;C项,这是城乡结合部的情况,石书记认为,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吊炕还是很需要的。
(2)【参考答案】
①具有吃苦精神,一心为民。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吊炕的使用情况,建议将资金放在农村改水、修路和帮助农村失学儿童。
②真抓实干,科学考证,缜密严谨,做事踏实低调。利用秸秆粉碎,做光能秸秆气化炉的能源,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干事不要起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干实事。
③淡泊名利,心胸坦荡。不为升迁找“亮点”,一心为民心坦然。在乡书记位上都干两年多了,还没有一点高就升迁的迹象,仍默默奉献,为民办事。(每点2分)
(3)【参考答案】
①回扣标题。靳、尚二书记把“吊炕”作亮点都上调升迁,而他们的心如同吊桶,“吊炕”对“吊桶”,照应了标题中的“吊”。
②丰富人物形象。由靳、尚二书记的忐忑不安的心理与石书记的坦荡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丰满。优劣高下不言自明。
③升华小说的主旨。靳、尚二书记心里七上八下,讽刺了部分干部作风浮夸、不切合实际的问题;石书记的话表明,只有一心为民,踏实做事,才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民。对话使小说意蕴更深远,倡导了正能量。(每点2分)
(4)【参考答案】
观点一:“吊炕”好。①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吊炕”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②从小说人物塑造上来看,通过吊炕,塑造了现实社会中两类干部形象。③从主旨上来看,通过吊炕反映了我国改革时期部分干部工作作风和干部任用中存在的问题。
观点二:“亮点”好。①从小说的题目来看,“亮点”更醒目,更有悬念感,具有讽刺意味。②从人物塑造上来看,通过“亮点”塑造了现实社会中不同类型的干部形象,更凸显了石书记高尚的人格。③从主旨上来看,通过“亮点“反映了我国改革时期部分干部工作作风和干部任用中存在的问题。(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