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5-08-2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挺直身 子跪着   B.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D.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拔剑切而啖之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②以其无礼于晋
C .①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例:樊哙覆其盾于地
A.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良曰:“长于臣。”               D.因击沛公于坐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
13.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
9.C
10.A
11.D
12.A
13.(1)头发(向上)竖起来,眼眶都裂开了。(“上”、“尽”各1分)
(2)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复词偏义)和意外事变(故)。(“出入”、“非常”各1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意。C项“王”译为“使……为王”。这是考核课本中实词的题目,高考文言翻译的大量要点都出自课本中的重点词,对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一定要加强记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虚词“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A介词,对。B介词,与“见”联合起来表被动,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C介词,比。D项和例句都是介词,“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与之比较,常有以下几个误区: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位、曲解实虚词等等。A项“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说法错误,项庄不能刺杀刘邦,不能理解是因他心软,而是因为刘邦有项伯的保护。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讲究“信”、“达”、“雅”,“信”为翻译要准确,“达”意为翻译要通顺,“雅”意为要有文采,三者结合,才能很好地翻译句子。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抓住句中的关键实词,比较灵活的运用好虚词,注意文言句式、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联系前后文,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望文生义,这样才能准确翻译。关键字词:(1)“上”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尽”译为“全、都”。(2)“出入”偏义复词,偏“入”,译为“进入”。“非常”古今异义词,译为“意外事变”。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但④⑤至少要选一小题,每空1分,共6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淘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③书生意气,         。……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④夫夷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答案】(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4)则游者众,险以远
(5)为变徴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厌”、“暧”、“墟”、“遒”、“徴”、“涕”等;不要漏掉“则”、“以”等虚词。特别注意形近字,通假字。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2分,共4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诗歌题目中“酬”的意思是            。诗人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       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答案】以诗文相赠答       对国家兴亡(热爱故国)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