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市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入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时间:2015-09-06
参考答案
1.D(①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融汇:融合汇集。②持之以恒,谓有恒心,持续不间断。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即不断地镂刻。意为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都可形容有“恒心”,但是“锲而不舍”是带有比喻性,更加形象;而“持之以恒”是直陈性的。③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得很有趣味。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2.A(B.句式杂糅,“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C.成分残缺。当为“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 D.搭配不当。“发病率增多”搭配不当)
3.A(“知悉”用于长辈对晚辈)
4.B
5.先提出很高的要求,再不断降低要求以被他人接受的现象。(3分)
6.C(举:全部)
7.D(前者为连词,“就,于是”,后者为副词,“就是”;A.表修饰的连词;B.介词,“用,拿”;C.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独)
8.译文中自己找
9.方位介绍;形状描摹(景观特点);景观命名。
10.(1)此词上片红情绿意,添烛不眠,一写“立春”,一写“除夕”;下片寒销不尽,切除夕,落梅如雨,切立春。起笔扣住题面,收笔落到题面。
(2)①以初春景之可喜反衬处境之可悲;②以他人之欢乐反衬己之愁苦;③以昔日之温馨反衬今之凄苦。(每点2分)
【附录】
【注释】①除夜立春:立春一般在二月初,农历除夕日立春称为“年内春”,如果正月初一立春,则称为“岁朝春”。②剪红情,裁绿意:指剪裁成红花绿叶。③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钗股:花上的枝权。④残日:指除岁。⑤添烛西窗: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⑥侵晓:指天亮。⑦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⑧尊俎(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⑨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开,同“掰”。⑩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⑪镜中路:湖水如镜。⑫吴霜:指头发变白。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
【译文】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茏。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不断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柔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在异乡度过除夕立春感怀而作,抒写身世飘零感慨。全词扣紧“除夜立春”,前后对比,写出了词人对往昔欢乐岁月的回忆,以及如今惆怅失落的心情。
12.真实地描绘出了大敌将临、人们仓皇逃命的战时景象,鲜明地勾画出了这个满身尘土、疲惫不堪的孤老头的人物形象,为小说创造出悲凉的气氛。
【变式题】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①交待故事的结局;②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③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④以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13.①“木然”表现老人身心疲惫,陷入了绝望;“不再对着我讲了”,表现老人不再期待“我”为他分忧。 ②“我在照看动物”一句反复出现,后句中的 “只是”二字意味深长,交织着“怨”“冤”之情,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4分,每点2分)
14.①小动物是老人的精神寄托,这样写体现了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美好的人性;②弱小生命被战争摧残与扼杀,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4分,每点2分)
15.①小说采用有限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像,挖掘小说的内涵。②小说选取的是一幅画面、一段对话的微小格局,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使读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③小说语言简约朴素,不事渲染,但却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包蕴丰富的内容。(共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16.首先,指出当前国学热中折射出的焦虑及其代表言论;其次,分析焦虑心态的本质;最后,举例证明国学家的焦虑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6分,每点2分)
17.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2分)形象有力地说明了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而是文化的包容和交流,(2分)证明国学家的焦虑是不自信(不必要的)表现。(2分)
18.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加题】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6分)
①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焦灼”忽视了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1分)
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的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1分)
③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不因此而消亡。(1分)
(答对2点得2分,答对3点给4分,如果将②③合答为“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给1分,如已答②或③,则答“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不单独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