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江西省九江市七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5-09-25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赵在礼之据魏州也,为邺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明宗即位,授检校司空,历博、单二州刺史。
天成三年,赐竭忠建策兴复功臣,移刺郢州。长兴初,就加检校司徒,在郡有政声,俄授河西节度使。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清泰初,为金州防御使。会蜀军攻其城,州兵才千人,兵马都监陈知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三百人顺流而逸,贼既盛,人情忧沮。全节乃悉家财以给士,复出奇拒战,以死继之。贼退,朝廷嘉其功,诏赴阙,将议赏典。时刘延朗为枢密副使,邀其厚贿,全节无以赂之,谓全节曰:“绛州阙人,请事行计。”全节不乐,告其同辈,由是众口喧然,以为不当,皇子重美为河南尹,闻而奏焉。清泰帝召全节谓曰:“沧州乏帅,欲命卿制置。”翌日,授横海军两使留后。高祖即位,加检校太保,正授旌节。
天福五年,授检校太傅,移镇安州。时李金全据州叛,引淮军为援,因命全节将兵讨平之,以功加检校太尉。安重荣之叛也,授镇州行营副招讨兼排阵使,与重荣战于宋城,大败之。镇州平,加开府仪同三司,充义武军节度、易定祁等州观察处置、北平军等使。八年秋,丁母忧,寻起复焉。属契丹侵寇,加之蝗旱,国家有所征发,全节朝受命而夕行。开运元年秋,授邺都留守、检校太师、兼侍中、广晋尹、幽州道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寻加天雄军北面行营副招讨使,阳城之战,甚有力焉。全节始拜邺都,以元城是桑梓之邑,诣县庭谒拜,县令沈构逡巡避之,不敢当礼。全节曰:“父母之乡,自合致敬,勿让之也。”州里荣之。二年,授顺国军节度使,未赴镇卒,年五十五。赠中书令。
(选自《旧五代史·列传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蜀军攻其城            会:恰逢
B.朝廷嘉其功              嘉:嘉赏
C.邀其厚贿                邀:邀请
D.勿让之也                让:推辞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B.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C.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D.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全节因为父亲的缘故曾多次被授予太师的称号,后在河西节度使任上遇上了高祖,高祖任命他做了沂州刺史。
B.马全节在金州危难之时,拼死抗争保住了金州,但刘延朗趁皇上准备奖赏马全节的时候,准备狠狠地敲他的竹杠。
C.马全节因先后平定了李金全、安重荣的叛乱而多次受封,在国家困难时期,他兢兢业业,不侵占国家的财产。
D.马全节不摆架子,曾回到家乡拜见家乡长官,家乡人把这当作荣耀,但可惜的是马全节在五十五时就去世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兵马都监陈知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三百人顺流而逸,贼既盛,人情忧沮。(5分)
(2)属契丹侵寇,加之蝗旱,国家有所征发,全节朝受命而夕行。(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戴嵩牛图
黄庭坚
 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
戴老作瘦牛,平田千顷荒。
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
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
【注解】①韩生: 韩干,唐画家。善画马。②立仗:指做仪仗。③戴老:戴嵩,唐画家。善画水牛。④觳觫:恐惧得发抖。
8.这首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
  ②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