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时间:2015-10-07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1.(3分)C
2.(3分)B
3.(3分)D
4.(3分)D
5.(3分)B
6.(3分)D
7.(10分)翻译:
(1)(5分)马芳了解敌人诡计,用一百骑兵迫近敌军埋伏的地方,将精兵分成三部分,依次攻击敌人。(关键字词:“薄”、“军锐”、“以次”各1分,句子通畅2分)
(2)(5分)马芳请求停止荫封自己的儿子,来赎二将的罪,被御史弹劾,皇帝下诏告诫训谕他。(关键字词:“寝”、“荫”、“敕”各1分,句子通畅2分)
8.(5分)①从视觉上看:感受到春风拂面的同时,作者眼中的色彩是多样的——碧绿的春水和垂柳,艳丽的春花,迷蒙的烟雨,浓淡相宜,使景物画面色彩丰富。②乐景衬哀情:词中所描写的春景是多姿多彩的,反衬了下片作者对人生的哀叹。③动静结合:作者所见的烟雨中被春水春花环绕的城池是静止的,而随风飘动的杨柳给整个画面增加了动态美。④由近及远:由眼前的柳树,到登高后所见全城之景。(答对一点给3分,两点5分)
9.(6分)“诗酒趁年华”的意思是,作者欲趁着年华未老来抓紧时机以诗酒自娱,必须超然物外,忘却世间的一切,这是“超然”的最高境界,(2分)也暗合了题目“超然台作”。(1分)“试上超然台上看”引起了作者的相思,但欲归而不得,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休对故人思故国”,表达出作者苦涩无奈的情绪,“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诗酒趁年华”作为全词的词眼,表达出作者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3分)
10.(每空1分,共6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2)锲而不舍
(3)海日生残夜
11.(25分)
(1)(5分)D A E
【解析】E.“我”一直都很害怕;B.“他为碰到好鬼三大爷而庆幸”文中无此信息;文中“称赞鬼神,说他和蔼可亲”的目的是说明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小说中的“我”不一定指代作者。C.概括不完全正确。“客观存在的世界”应是“主观世界”。
(2)(6分)①渲染气氛。土路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庄稼茂密、月光朦胧,偶尔传来夜游动物的叫声,让人感觉到凉森森的,营造了一个幽森、静寂、恐怖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心理。环境越幽森,人走在这样恐怖的土路上,越提心吊胆,心里越恐怖。③为后文作铺垫。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夜行,“我”才会想起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④与后文的“奇遇”形成对比。夜晚虽恐怖,但奇遇的鬼并不可怕,从而说明鬼并不可怕,真正害人的还是人。(答对三点即可,每点2分)
(3)(6分)①“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一个“闪”字写出了赵三大爷的特殊身份。②“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迷信里讲,死人阴气重,不敢与活人阳气相接。③“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只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④“我的钱不能用。”那是冥钱,阳间当然不能用。⑤“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冰冷”一词也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⑥“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惊讶”一词也可知赵三大爷已成鬼魂。⑦“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可见父亲内心的疑惧,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写到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4)(8分)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心怀鬼胎,其害甚于鬼的人的批判,寄寓了作者希望人人都能与人为善的愿望。(意思对即可,3分) ②联系现实:(可侧重于对现实社会中违背道德行为的批判,5分)
12.(25分)
(1)(5分)C E D
【解析】D.概括不准确;A.应该是批判地继承,而不是“认真继承并发扬”;B.是不公正的待遇。
(2)(6分)①作为老题材的剧本,本身有较高的群众基础与知名度。②父亲和程婴有相同的经历,而父亲的选择对陈涌泉童年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陈涌泉深刻地理解了人物。③陈涌泉从父亲身上继承过来的品质延伸到戏剧创作中,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决定了作品的高度。(每点2分)
(3)(6分)①中国第一部描写鲁迅与朱安婚姻故事的作品。它通过朱安的悲剧,展现出社会大变革中一代人的命运。②以当代的眼光观照历史,观照文化,在朱安这个特殊人物的身上,充分寄托了作者的人文情怀。③把鲁迅由“神”还原为人,塑造了一个走下神坛、有血有肉、伟大而真实的“人间鲁迅”,既能给当代大学生以文学和艺术的滋养,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每点2分)
(4)(8分)①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中国伦理道德中的责任,对其进行文化自省,最终变成骨子里高度的文化自觉。②现实的挫折,磨砺了他的韧性和意志,使他懂得捍卫人格。③虚心接受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束缚。(每点2分)。启示:结合以上三点中任意一点谈谈看法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