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枣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时间:2015-11-03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C(无中生有)
2、A(“不断消失”的原因是“旧城改造和农村模仿城市的时尚建设”)
3、D(“致力于儒家文化”错,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根据作者观点,汉族的民间文化也不应漠视。)
4.C(用:因为)
5C(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6. C(原文中,刘文静虽自恃才高,但没有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更没有鄙视裴寂)
7.(10分)(1)文静不久因与李密是姻属受牵连获罪,被关进了监狱,秦王看身边没有能够商讨大计的人,私下里入狱探望。(5分。译出大意2分;“坐”“系”“顾”各1分。)(2)现在天下没有谁不臣服,但是(您)召见群臣,言谈之中还称呼名字。(5分。译出大意2分;“率土”“臣”“尚”各1分。)
《刘文静传》翻译:
8.答案: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1分),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2分)和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前两联描写了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2分)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2分)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本诗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多么荒凉凄惨!颔联的描写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么阴森恐怖!这就和江南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后两联抒情。“诗穷”是指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地抒写出来,“酒薄”则更让人痛苦: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梦中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诗的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将故国之思抒发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