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5-12-05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剑侠
王士祯
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使赍金数千赴京师。途宿古庙中,扃钥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怪之。归以告中丞,中丞大怒,亟责偿官。吏告曰:“偿固不敢辞,但事甚疑怪,请予假一月,往踪迹之。愿以妻子为质。”中丞许之。[]
比至失金处,询访久之,无所见。将归矣,忽于市中遇瞽叟,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漫问之。叟忽曰:“君失金多少?”曰:“若干。”叟曰:“我稍知踪迹,可觅露车乘我。君第随往,冀可得也。”如其言。
初行一日,有人烟村落。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几百里,无复村庄,至三日,亭午抵一大市镇。叟曰:“至矣。君但入,当自得消息。”不得已,第从其言,比入市,则肩摩毂击,万瓦鳞次。忽一人来讯曰:“君非此间人,奚至此?”告以故,与俱至市口,觅瞽叟,已失所在。乃与曲折行数街,抵一大宅,如王公之居。历阶及堂,寂无人。戒令少待。顷之,传呼令入。至后堂,堂中惟设一榻,有伟男子科跣坐其上,发长及骭。童子数人,执扇拂左右传。拜跪讫,男子讯来意,具对。男子颐指,语童子曰:“可将来。”即有少年数辈,扛金至,封识宛然。曰:“宁欲得金乎?”吏叩头曰:“幸甚,不敢请也。”男子曰:“乍来此,且好安息。”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门而去。馈之食,极丰腆。
是夜,月明如昼。启后户视之,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皆人耳鼻也。大惊,然无隙可逸去。彷徨达晓,前人忽来传呼。复至后堂,男子科跣坐如初。谓曰:“金不可得矣。然当予汝一纸书。”辄据案作书,掷之,挥出。前人复导至市口,惝恍疑梦中,急觅路归。
见中丞,历述前事。叱其妄。出书呈之。中丞启缄,忽色变而入。移时,传令吏归舍,释妻子,豁其赔偿。久之,乃知书中大略斥中丞贪纵,谓勿责吏偿金,否则,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觉,发截三寸,宁忘之乎?问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剑侠也。
(选自《虞初新志》卷九,原文出自《池北偶谈》卷二十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漫问之
B.君第随往,冀可得也
C.中丞启缄,忽色变而入
D.问之夫人,良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
B.告以故,与俱至市口
C.乃与曲折行数街
D.乍来此,且好安息
11、这篇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下列选项中都能表现故事传奇色彩的一项是
①途宿古庙中,扃钥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
②与俱至市口,觅瞽叟,已失所在
③不得已,第从其言,比入市,则肩摩毂击,万瓦鳞次
④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觉,发截三寸,宁忘之乎
⑤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使赍金数千赴京师
⑥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皆人耳鼻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巡抚派遣专差送几千两银子到京城去。途中,差官住在古庙里,门户、箱子都锁得严严实实。早晨起来,银子不翼而飞,而门上的锁仍然锁得好好的。
B.差官被偶遇的瞽叟带到一个大户人家后,被关押在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那里的白色粉墙上堆迭了很多人的耳鼻,差官极为惊恐却没有机会逃脱。
C.剑侠托差官给巡抚捎上一封书信,斥责巡抚贪婪无度,告诫他不要责罚差官赔偿银子,如若不然,就要在某月某日半夜三更睡觉时,将巡抚夫人的头发截断三寸。
D.这篇笔记小说虽然没有对剑侠的正面描写,但通过差官、瞽叟、中丞等人物,从侧面烘托出剑侠惩恶扬善的形象,这样虚实结合的手法给文章带来一种传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