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阳神河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5)
时间:2015-12-12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毛泽东在瑞金几度沉浮,承受了被怀疑、排挤和撤职等等失落之苦,甚至一度跌入谷底。这些虽已鲜为人知,但对研究中共历史和毛泽东传奇一生,却不无意义。
|
翌年十月,后方的中央局一味坚持“左”倾冒险主义的“积极进攻路线”,再次对毛泽东的策略横加指责,解除了其军事指挥权。几个月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作出裁决,对毛泽东提出的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关于红军建设的基本原则给予了肯定,于是毛又被请回红四军。
1934年1月,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秦邦宪)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后期又过于听从军事顾问李德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他们对毛泽东的路线横加指责、无情批判,说“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说毛“顽固对抗中央”,致使毛泽东在“全苏二大”上被架空,撤掉了他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失去在政府中的领导权。这样一来,毛泽东先后丧失党权、军权和行政领导权,变成一个无职无权的“普通一兵”,自然很痛苦,所以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对人讲,他在瑞金的中央苏区“过了四年小媳妇日子”。
“削职为民”的4年间,正值毛泽东由“而立”步入“不惑”之年,除精神上的打击外,生活上筚路蓝缕、温饱难保,他居住在东华山、苏家坡、云石山的莽林古剎中,日日与僧人菩萨、暮鼓晨钟作伴,加上又患了严重的疟疾,幸亏福音医院院长傅连璋医生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这对于一位志存高远、豪气冲天的职业革命家来讲,无异于壮士断腕、骏马失蹄,但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他仍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决定,忍辱负重忘我工作,人在深山中,心却在战场,他坚信总有一天全党全军会觉悟起来。
他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硝烟弥漫的激战前线,不露声色地从事苏区社情民意的调查研究;手不释卷地研读马恩列斯著作;实事求是地总结对敌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经验教训……
毛泽东一边央求傅连璋千方百计弄来上海《申报》、《新闻报》和广州《工商日报》、《超然报》等报刊,以关注国事、研究时局;一边积极从事调查研究,访贫问苦,解决民生疾苦。一次他去洋溪村调研农业生产,途径绵江河,发现架在河上的几块木板几近腐烂,走在桥上摇摇晃晃,非常危险。他对随行的乡干部说:“这座桥都成这个样子喽,再不修不定哪天就会塌下来啦!”得知是因为农忙没时间顾及时,毛说:“那我们就自己动手干!”在他的督促下,乡村干部找来木头石料,毛泽东与大家一起抬木头、扛石块。很快,一座坚固的新木桥横跨在绵江河上,被老百姓称为“红军桥”。
毛泽东是卓越的政治家和天才的军事家,由于他的“被边缘化”, 使党中央和红军蒙受重大损失、陷入重重危机,根据地日益锐减,他亲手创立的中央苏区毁于一旦,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不得已实行战略转移,开启人类史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沉痛教训,也促使红军将士在残酷的斗争实践中觉悟起来,终于在遵义会议上重新推举毛泽东为党和军队最高领袖,使中国革命重新走上充满希望的涅盘之路。
(节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改动)
(1)下列对于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对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红军建设原则给予了肯定,恢复了毛泽东在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地位。
B、毛泽东在瑞金被削职的4年时间,精神上、生活上、身体上都遭受到巨大挫折,觉得比做小媳妇儿还要痛苦,但他始终不改革命信念。
C、“削职为民”的毛泽东并没有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而是积极投入到农村中去,潜心从事调查研究,访贫问苦,解决民生疾苦。
D、由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被边缘化”,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E、毛泽东在瑞金承受失落之苦的史实,不但对于研究毛泽东的生平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强党内团结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毛泽东在瑞金经历了哪些失落之苦?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6分)
(3)毛泽东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在瑞金经受失落之苦的?(6分)
(4)你怎样看待毛泽东在瑞金经受的失落之苦?(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