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8)
时间:2015-12-16
12.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答案: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项,前后无因果关系; C项,“以此表达”不准确,原文是“潜在厌恶的本能”;D项,不够准确,主要是突出他高兴的心情和率真的性情,1分;B项是对部分段落内容的概括,2分;E项是对全文整体内容的概括分析,3分。)
(2)6分。答案:①讲求实用,不刻意装饰却能收到最好的装饰效果;②制作精巧,造型简练典雅,风格独特;③精于选料,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材料,保留材料天然的纹理。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顶峰。(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3)6分。答案:①承接上文,强调王先生一丝不苟、讲究原则的治学态度,总领下文,突出王先生的贡献;②表达作者对王先生在学术、收藏和中国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的赞美与崇敬之情;③揭示王先生追求的格调、品位、和谐对于现实社会的引导意义;④启示读者摒弃虚无浮华,追求简练朴实,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4)8分。答案:①是真正的学者。他是学界领头人,业界公认的权威、“行家”;学术态度严谨,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注重做实事,不务虚。②是真正的收藏家。有天分,眼力好;实践经验丰富,对工艺和技法理解深刻;历史和人文知识丰富,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深厚;收藏门类多,《自珍集》等专著鉴赏水准高。③是中国文化的实践者。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的精神;亲自设计打造融入自己思想的传统家具;著书立说,传播简练拙朴的审美文化观。(分三方面分别分析,每答对一点给1分,每一方面最多得3分,给满8分为止)
13.B【解析】三个词都指用不同的眼光看人。“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畏惧或不满,用于①;“另眼相看”指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有重视或歧视的意思,用于②;“刮目相看”指情况已有变化,已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侧重指好的一方面,用于③。
14.D【解析】A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杨先生”后; B项句式杂糅,应该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或“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C项不合逻辑,“每小时300多公里左右”改为“每小时300公里”。
15. B【解析】“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与后面“而数千年来的历史……”保持陈述句式的一致性, “之所以”上承前句隐含的问题。
16.【答案】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答对1处1分,2处3分,3处5分)
17.该图由底座、钥匙和书本构成;书页两边刻有“知识”“力量”四字,中间由双向箭头连接。整个图形表达了知识等于力量,书籍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的寓意,呼吁人们多读书。(构图要素,3分;寓意,3分)
18. 参考2015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材料中的三种选择,代表三种价值取向。第一种选择考公务员,要正面理解公务员工作的实质,做人民的公仆,政府的职责和义务需要有人去落实;第二种选择自己创业,可从年轻创业的优势角度来谈;第三种选择考研读博,可以从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对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角度来谈。无论认同哪种选择,立意角度要明确集中,当然,对于每一种选择的优劣,可以辩证分析。
(1)5分。答案: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项,前后无因果关系; C项,“以此表达”不准确,原文是“潜在厌恶的本能”;D项,不够准确,主要是突出他高兴的心情和率真的性情,1分;B项是对部分段落内容的概括,2分;E项是对全文整体内容的概括分析,3分。)
(2)6分。答案:①讲求实用,不刻意装饰却能收到最好的装饰效果;②制作精巧,造型简练典雅,风格独特;③精于选料,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材料,保留材料天然的纹理。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顶峰。(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3)6分。答案:①承接上文,强调王先生一丝不苟、讲究原则的治学态度,总领下文,突出王先生的贡献;②表达作者对王先生在学术、收藏和中国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的赞美与崇敬之情;③揭示王先生追求的格调、品位、和谐对于现实社会的引导意义;④启示读者摒弃虚无浮华,追求简练朴实,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4)8分。答案:①是真正的学者。他是学界领头人,业界公认的权威、“行家”;学术态度严谨,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注重做实事,不务虚。②是真正的收藏家。有天分,眼力好;实践经验丰富,对工艺和技法理解深刻;历史和人文知识丰富,古文献和文字学功底深厚;收藏门类多,《自珍集》等专著鉴赏水准高。③是中国文化的实践者。致力于展示、宣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华和最本质的精神;亲自设计打造融入自己思想的传统家具;著书立说,传播简练拙朴的审美文化观。(分三方面分别分析,每答对一点给1分,每一方面最多得3分,给满8分为止)
13.B【解析】三个词都指用不同的眼光看人。“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畏惧或不满,用于①;“另眼相看”指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有重视或歧视的意思,用于②;“刮目相看”指情况已有变化,已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侧重指好的一方面,用于③。
14.D【解析】A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杨先生”后; B项句式杂糅,应该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或“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C项不合逻辑,“每小时300多公里左右”改为“每小时300公里”。
15. B【解析】“百万年以上的历史……”与后面“而数千年来的历史……”保持陈述句式的一致性,
16.【答案】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17.该图由底座、钥匙和书本构成;书页两边刻有“知识”“力量”四字,中间由双向箭头连接。整个图形表达了知识等于力量,书籍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的寓意,呼吁人们多读书。(构图要素,3分;寓意,3分)
18. 参考2015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材料中的三种选择,代表三种价值取向。第一种选择考公务员,要正面理解公务员工作的实质,做人民的公仆,政府的职责和义务需要有人去落实;第二种选择自己创业,可从年轻创业的优势角度来谈;第三种选择考研读博,可以从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对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角度来谈。无论认同哪种选择,立意角度要明确集中,当然,对于每一种选择的优劣,可以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