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4)
时间:2015-12-21
高三训练习题参考答案
1 D
2.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阅读所给语段可知,语段主要围绕儒家的传统及儒者知识的依托展开。根据语段中标点符号的提示,可将六句话分为两组。第一组句子是一个因果复句,③⑤句是果,②句是凶;第二组句子也是一个因果复句,⑥④句是凶,①句是果。其中③句中的“儒家”紧承段首句的“思想流派”,应排在最前,故③⑤②在前,⑥④①居后。)
3,C
4,
① 删掉“恢复”或“重建”
② 将“了”改为“的”;或将“流传至今”改为“流传至今的”并移至“诗歌”前
⑤ “11500千克”后分号“;”改句号“。”
⑥ “艰苦的”与“长达两个月的”位置对调
5,
序 号 |
修 |
① | 在“弘扬文教”后加“的地方” |
④ | 可删掉“像” |
⑤ | 末尾的句号放到引号外 |
⑥ | 将“永远情愿”改为“情愿永远” |
运用了拟人(比拟)手法(1分),作者将寺、桥、花、柳拟人化,野、沙主体化,用“忆”“怜”“待”“无私”描写山寺之景,山寺仿佛忆起我以前的游览,溪桥对我的再渡感到高兴,花绽开笑脸,柳舞动腰肢,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江山有情,好像在等待着“我”再度登临,甲沙旷野深情无限,连夕阳也舍不得离开,生动形象,别具情昧,表达作者再次游览此地的喜悦之情。(3分)
或:运用了反衬(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作者以此美景来衬托自己的“客愁”,以喜写悲,益增其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