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6届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时间:2015-12-29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
1.(3分)C
2.(3分)B
3.(3分)D
二
4.(3分)C
5.(3分)C
6.(3分)B
7.(10分)
(1)(5分)孟让笑着说:
(2)(5分)元文都对此怨恨,暗中和卢楚谋划,趁着王世充进殿时埋伏士兵杀死他.(大意正确3分,落实“憾”“潜”各1分)
8.(5分)①点题:“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1分)“柳条春”暗含送别之意,点题中的“送归”.
9.(6分)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
10.(6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
11.(25分)
(1)(5分)EC
(2)
(3)(6分)①坟头的落寞与城里春天的热闹相对照,表现翠姨死后的悲凉;②柳哨声与“杨花”“榆钱”等意象的更迭,表明春天的易逝,暗含对翠姨美好而短暂的人生的感伤;③以姑娘们换装的形象,既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翠姨的怀念,又表现了陈腐社会的顽固不化.(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4)(8分)答案示例:①新旧交替的时代,唤起了翠姨对文明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但在这样的时代,翠姨无力冲破旧的束缚,爱情的渴望反而变成一种巨大的负担.(时代方面的原因)②母亲、祖父等亲人爱她却不理解她,他们认为婚姻是无需感情根基的生活方式;夫家催婚更促使翠姨走向自我毁灭.(家庭环境的原因)③她和哥哥之间隔着辈分等阻碍,依据当时的伦理观念,爱情几乎没有实现可能.
四
12.(25分)
(1)(5分)ED
(2)(6分)①表现了流沙河文化人的身份和从容、平和、敏捷的形象特点.(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②
(3)(6分)①不务虚名,认为自己的诗歌写得不好;②热爱文化、文字,有强烈的文化情怀,中国文化和文字在坎坷中给他带来过情感与知性的慰藉;③他认为研究古文字是自己做过的真正有意义的事,这可以让人们认识历史,热爱文化和国家.
(4)(8分)①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在文化事业上不懈追求,投身新文化建设,成为积极上进的文艺工作者.②平和不争的道家情怀:面对人生坎坷,用文化的精神消解.③孤高的文化气质:弃“诗”从“文”,不务虚名.④追寻文化意义:倾注于古文字的研究,守护中国文化;从文化意义上理解爱国,通过文化工作促进人们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