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二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01-01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三槐堂铭并序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①晋国王公:下文称晋公,王祜。②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阅千岁而不改者                                             阅:经历
B.今夫寓物于人                                                  寓:寄存
C.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                               略:大致
D.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艾:到达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指出,世上谈论天理的人,往往都不等到天理最后彰显就去求取善恶回报,因而世人常常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
B.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几十年后,子孙后代中出现了很多的贤能之士,这就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善行会有善报。
C.作者比较了王祜的后人与李栖筠的后人,认为王李两家子孙的才能、气质、功名富贵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
D.铭中也指出,与王祜等相比,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
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4分)
(2)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4分)
9. “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 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愁肠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一句有包含了哪两层意思?(4分)
(2)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3分)
(3)前人评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认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 )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 (《诗经 ·卫风·氓》)
(2)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
(4)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7)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
(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 (《论语》)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