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6-01-20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 《劝学》)
(5)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6)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7)___________________,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8)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15题。(8分)
野老①
【唐】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1)此诗写于上元元年(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2)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3)琴台: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13、野老原意是“田野之人”,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1分)
1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柴门不正”写出了草舍的寒酸简陋。
B、“贾客船”令诗人想起那漫漫“长路”。
C、“片云”用于自喻,意谓浮云般漂泊。
D、“王师”句感叹“东郡”至今未光复。
15、请结合诗句,评析这首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8分)
天怒
【明】江盈科①
①天意之怒,见于候兆,惟心乎畏天者,自能测之;毋犯其怒,而能自必其命,余盖验诸舟人已。辛酉之夏,舟过丰城,日亭午,天色光莹,万里一碧,然甚暄热,偶西北有黑云起,初如盖,渐蔓衍铺叙如絮。舟子谓余曰:“宜泊舟。”余曰:“晴霁无风,奈何泊?彼前舟鱼贯,橹者桨者皆弗泊也,而奚泊?”舟子曰:“恶风至矣,不泊,且覆。”遂维舟于岸,首尾皆植桩焉。余乃携一童子登岸,颇舒挛缩,少憩卖浆家。俄而震风大作,屋瓦群飞如蝶,俯视江心,白涛山立,高十余丈,前舟覆者凡十余艘,人从波中出没,如惊凫②乱鸭,死者十六;而余舟独完,浪亦翔入舟口,行李俱湿。乃取酒犒舟人,曰:“非汝早见,将江鱼腹中又葬楚人骨矣。然汝何以知天且风?”舟子曰:“天气怒,应有怒风。我辈江行久,故能测。测其且怒,畏焉而谨避之,庶不及覆。公非江湖人,安测?彼前舟者非必不测,盖直以为不足畏,恃焉,而及于溺,可怪也已。”
②嗟夫,天下犹大舟也,天下之人无贵贱,无老弱,无贤愚,皆同舟之人也,而倚一人为舟师。数年以来,天怒叠见,彗出矣,地震矣,山移矣,水血矣,铁星陨矣,木象生矣,两宫三殿灾矣,太庙古树雷且火矣。乃岩廊之上恬不为畏,岂其聪明越世,仰视甚怒之天而不能测耶?测则何容泄泄若是耶?余盖忧焉,恐向者处丰城之小舟而完,今处天下之大舟而覆。《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③今日之势,何可不亟图也?
(选自《雪涛小说》)
【注】①江盈科: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重要成员之一。②凫:fú,又叫野鸭、鹜,生长在江河湖泊中。③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见于候兆(
(3)庶不及覆(
1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用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而余舟独完
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在舟子看来,“前舟者”的问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作者以大舟类比天下,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请结合原文对此作简要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