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北省保定市2016年1月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补救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01-2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世充,字行满。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颓褥子收从之,冒梁姓,仕隋。生世充,以荫为左诩卫。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郡承。杨玄感反,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余万。一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卒,故人争为效。大业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至吁胎,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赢兵以示弱。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妥知兵?吾今生缚毛,鼓行下江都矣!”时百姓皆入保,野无所掠,让又苦五壁闭道不得南,即分兵围之。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_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世充知喊懈,夜夷灶撤幕,毁垣,奋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去。李密逼东都,诏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大小百余战,无大胜负。诏即拜右=}3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会江都拭逆,群巨奉杨伺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界李密,趣兵北讨。密战胜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之下,一吾属无类矣!”文都等闻,大惧。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尝与公等约,左右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入殿伏甲杀毛。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耀、田阁拒战太阳门.眼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给侗曰:“元文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曰:“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选自《唐书·卷八十五。列传第十》,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B.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C.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D.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大业,年号名。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后世即以年一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工世充能笼络士卒。参与平定杨玄一感之乱.他功归部下。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深受拥戴。
B.工世充有军事才能。叮胎之战,以弱胜强;洛口之战,前后百余次与敌对峙,屡占上风。
C.王世充有理性判断。李密战胜而归,众人皆喜,而世充却认为李密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D.工世充果断而谨慎。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5分)
(2)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人殿伏甲杀之。(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丁未①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 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③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 ④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 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8.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5分)
9.词的结尾“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着一“舞”字,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对自己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表现出的不但不是同情,反而是“               ,               ”。
(2)刘禹锡《陋室铭》中“                ___    ”两句,写了室外清幽雅致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劝学》中,荀子以“                ,                ”二句,指出君子与一般人相比,在于他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去争取最大的成功。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                   ”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豪迈情怀。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