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贵州省黔南州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01-23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刘粹,字道冲,沛郡萧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为州从事。高祖克京城,参建武军事。从平京邑,转参镇军事,寻加建武将军、沛郡太守,又领下郑太守,复为车骑中军参军。从征广固,战功居多。以建义功,封西安县五等侯。军还,转中军谘议参军。卢循逼京邑,京口任重,太祖时年四岁,高祖使粹奉太祖镇京城。转游击将军,迁建威将军、江夏相。
    卫将军毅,粹族兄也,粹尽心高祖,不与毅同。高祖欲谋毅,众并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军至,粹竭其诚力。事平,封浚阳县男,食邑五百户,母忧去职。俄而高祖讨司马休之,起粹为宁朔将军、竟陵太守,统水军入河。明年,进号辅国将军。永初元年,以佐命功,改封建安县侯,食邑千户。
    景平二年,谯郡流离六十余家叛没虏,赵灵、秦刚等六家悔倍,还投陈留襄邑县,顿谋等村。粹遣将苑纵夫讨叛户不及,因诛杀谋等三十家,男丁一百三十七人,女弱一百六十二口,粹坐贬号为宁朔将军。时索虏南寇,粹遣将军李德元袭许昌,杀魏颖川太守庚龙,斩魏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司马世贤,传首京都。
    太祖即位,迁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南阳、竟陵、顺阳、襄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新野二郡太守。在任简役爱民,罢诸沙门二千余人,以补府吏。元嘉三年吐谢晦遣粹弟车骑从事中部道济龙骤将军沈敞之就粹良陆道向江陵。粹以道济行竟陵内史,与敞之及南阳太守沈道兴将步骑至沙桥,为晦司马周超所败,士众伤死者过半,降号宁朔将军。初,晦与粹厚善,以粹子旷之为参军。粹受命南讨,一无所顾,太祖以此嘉之。晦遣送旷之还粹,亦不害也。
    明年,粹卒,时年五十三。追谧安北将军,本官如故。
 (节选自《宋书·列传五》,有删改)
[注]①高祖:指南朝宋高祖刘裕。②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嘉三年/讨谢晦遣粹弟车骑从事中郎/道济龙嚷将军沈敞之就粹/自陆道向江陵
  B.元嘉三年讨谢晦/遣粹弟车骑从事中郎道济龙嚷将军沈敞之就/粹自陆道向江陵
  C.元嘉三年讨谢晦/遣粹弟车骑从事中郎道济/龙嚷将军沈敞之就粹/自陆道向江陵
  D.元嘉三年/讨谢晦遣粹弟车骑从事中郎/道济龙嚷将军沈敞之就/粹自陆道向江陵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滴,放逐,如“迁滴”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滴到外地的官。
  C.原文“景平二年”中的“景平”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lxR世的皇帝一般简称溢号,如汉武帝、隋场帝;唐朝以后,由于溢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如明英宗、清圣祖。
  D.“明年,粹卒,时年五十三”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粹,字道冲,沛郡萧县人,家住京口,年少时就有志气和才干。辅佐高祖期间,卢循逼京刘粹奉高祖命镇守京口。
  B.刘粹虽战功赫赫,但也多次因受到牵连被贬官,如景平二年,将领苑纵夫讨伐叛逆无果滥杀无辜,刘粹因此受降职处分。
  C.刘粹对国君尽心竭力,忠诚有加,常常超越个人的亲情和友情而竭忠尽力成全国家利益,他也因此受国君的赞许和嘉奖。
  D.刘粹在职期间,为了减免劳役、抚爱百姓,曾遣散众佛教僧侣共计两千余人,任用他们来补充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欲谋毅,众并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军至,粹竭其诚力。(5分)
(2)初,晦与粹厚善,以粹子旷之为参军。粹受命南讨,一无所顾,太祖以此嘉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 9题。
塞上曲
王昌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精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注】10鞘(g}u)马:指把战马装备好以待不虞。②翻:反而。
8.本诗首联“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这首诗刻画了边塞士兵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里,借客人之口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受谴责的诗句是“                                            ”。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两句描写了山间四时                                               ”中春夏两季的美丽景致。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