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01-29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现代散文是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现代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必然带有传承创新、引进交融的时代特点和总体风貌。其创作实践与理论建设都受到传统和外来影响,适应时代变化而变革更新和互动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解放思想,放眼世界,还更新语言,解放文体,开启文学现代化进程。散文就在这时代大变革中蜕旧更新,形成文学散文、白话美文、自由文体和个性艺术的基本观念。现代意义的文学散文,比非韵非诗的古典散文观增多了非小说的限定,如朱自清说“那是与诗、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东西”。这与西方“非小说性散文”的涵义大体一致,都包括随笔、杂文、小品文、抒情散文、杂记、游记、传记、日记、书信、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大都具有不唯美、非虚构的杂文学属性,有些也跨入纯文学行列,因而有狭义文学散文之称。现代散文以白话取代文言,破除“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回归言为心声、言文合一的大道,与欧洲各国散文从古拉丁文变为本国语文的路径一样,促进了散文的语体化、生活化、普及化和现代化。散文是散体文章,这是中外古今散文的文体共性;古人常说的文无定法、随物赋形,跟现代人所说的任心闲话、随意挥洒等一脉相通。“五四”时代思想自由、文体解放的浪潮,冲破了古文义法的艺术教条,进一步激活了散文自由创造的精神,也强化了散文比姐妹文体自由灵活、无所不达的特长。
散文的自由创造出自创作主体,来源于作者本身的个性人格、生活经验、思想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作用,表现出因人而异的个性色彩。郁达夫指出,“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以这一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械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文,就滋长起来了”,从而形成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散文家既发扬我国古代散文中修辞立诚、抒情言志一路的优秀传统,又吸收外国近现代散文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滋养,普遍认同散文是一种“自己告白的文学”,“比什么都紧要的要件,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的人格的色彩,浓厚地表现出来”。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现代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散文,既有对古典散文的传承又有创新,同时还受到外来观念的影响。
B.受到传统与外来影响,适应“五四”时代变化,中国现代散文形成了文学散文、白话美文、自由文体和个性艺术的基本观念。
C.“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新了语言,解放了文体,开启了文学现代化进程,散文在这大变革中蜕旧更新,中国现代散文随之形成。
D.散文是不假雕饰、自然流露作者真性情的个人文体,这一特性源自散文自由体式与作者心灵自由和个性表现的内在联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就现代文学体裁看,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举,它包括了随笔、杂文等多种文体,基本上都具有不唯美、非虚构的杂文学属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取代文言,破除了古典散文言文分离的弊端,为散文解除了束缚,使这一文体形式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C.“五四”思想自由、文体解放的浪潮,冲破了古文义法的艺术教条,赋予散文自由创造的精神,使其表现出任心闲话、随意挥洒的特性。
D.现代散文作家普遍认同散文应该表现自我的理念,再加上作家人格色彩不同,致使散文成为一种表现自我的自由文体。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散文的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所以它的特质又是不规则的、非正式的。”这句话表明现代散文文体与作家个性的关系。
B.“现代散文不再主要是载孔孟之道的工具,而是自由表现作家个人真情实感和个性特色的文学形式。”这句话说出现代散文与古典散文的根本区别。
C.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长歌当哭,“是用血泪写出了的心坎里的同声一哭”,在文中作者有意淡化了个性色彩,突出表达了当时爱国者的共同心声。
D.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描绘的景色,之所以总是“淡淡的”“朦胧的”,是因为他当时心中怀有“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这种复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