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山西名校2015-2016年度高三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02-03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阳裕,字士伦,右北平无终人也。少孤,兄弟皆早亡,单茕独立,虽宗族无能识者,惟叔父耽幼而奇之,曰:“此儿非惟吾门之标秀,乃佐时之良器也。”刺史和演辟为主簿。王浚领州,转治中从事,忌而不能任。
石勒既克蓟城,问枣嵩曰:“幽州人士,谁最可者?”嵩曰:“燕国刘翰,德素长者。北平阳裕,干事之才。”勒曰:“若如君言,王公何以不任?”嵩曰:“王公由不能任,所以为明公擒也。”勒方任之,裕乃微服潜遁。时鲜卑单于段眷为晋骠骑大将军、辽西公,雅好人物,虚心延裕,裕乃应之,甚见尊重
段辽与皝相攻,裕谏曰:“臣闻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慕容与国世为婚姻且皝令德之主不宜连兵构怨凋残百姓臣恐祸害之兴将由于此愿两追前失使国家有太山之安生蒙息肩之惠。”辽不从。出为燕郡太守。石季龙克令支,裕以郡降,拜北平太守,征为尚书左丞。
裕以左丞领征东麻秋司马。秋败,裕为军人所执,将诣皝。皝素闻裕名,即命释其囚,拜郎中令,迁大将军左司马。东破高句丽,北灭宇文归,皆豫其谋,皝甚器重之。及迁都和龙,裕雅有巧思,皝所制城池宫阖,皆裕之规模。裕虽仕皝日近,宠秩在旧人之右,性谦恭清俭,刚简慈笃,虽历居朝端,若布衣之士。士大夫流亡羁绝者,莫不经营收葬,存恤孤遗,士无贤不肖皆倾身待之,是以所在推仰。
初,范阳卢谌每称之曰:“吾及晋之清平,历观朝士多矣,忠清简毅,笃信义烈,如阳士伦者,实亦未几。”及死,皝甚悼之,时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阳裕传》,有删改)
4.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慕容与国世为婚姻且皝令德之主不宜连兵构怨凋残百姓臣恐祸害之兴将由于此愿两追前失使国家有太山之安生蒙息肩之惠
B.慕容与国世为婚姻且皝令德之主不宜连兵构怨凋残百姓臣恐祸害之兴将由于此愿两追前失使国家有太山之安生蒙息肩之惠
C.慕容与国世为婚姻且皝令德之主不宜连兵构怨凋残百姓臣恐祸害之兴将由于此愿两追前失使国家有太山之安生蒙息肩之惠
D.慕容与国世为婚姻且皝令德之主不宜连兵构怨凋残百姓臣恐祸害之兴将由于此愿两追前失使国家有太山之安生蒙息肩之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指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古代设有谏官,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
B.太守,又称郡守,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
C.左,古代很多官职有左右之分,左右的地位不同时期多有变化。左有“卑下”之意,如“左迁”指降职。
D.士大夫,封建时代泛指官僚阶层。如韩愈《师说》中的“士大夫之族,曰事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裕出身悲苦,才干得到叔父认可。他小时候命运悲惨,他的叔父认为他将来会成为栋梁之材。事实证明,他的叔父没有看错他。
B.阳裕有干事之才。石勒向枣嵩咨询幽州人才,枣嵩提到两个人,其中之一就是阳裕,但石勒要任用阳裕时,阳裕却潜逃了。
C.阳裕参与决策,善于谋划。他指挥军队,最终灭掉高句丽和宇文归,他很巧妙的构想,主持设计规划了都城和龙的城池宫阙。
D.阳裕位高权重,品德高尚。他得到慕容健的亲近,官阶在旧臣之上,但是他谦恭简约,刚直仁慈,为人低调,被人们推崇。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单茕独立,虽宗族无能识者,惟叔父耽幼而奇之。
(2)雅好人物,虚心延裕,裕乃应之,甚见尊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1,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8.上片是怎样表现“凄然”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9.上片主要是实写,下片又是怎样进行虚写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                      ”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2)《阿房宫赋》中,杜牧在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古讽今,以“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鉴,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