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6届高三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时间:2016-02-18
语文附加题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20.
自仲尼以上尚书则阙略无年次百国春秋之志复散乱不循凡例又亦藏之故府不下庶人国亡则人与事偕绝。太史公云:“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此其效也。是故本之吉甫①、史籀②,纪岁时月日,以更尚书。传之其人,令与诗、书、礼、乐等治,以异百国春秋。然后东周之事,粲然著明。令仲尼不次春秋,今虽欲观定、哀之世,求五伯之迹,故荒忽如草昧。
(选自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
【注】①
21.
22.
二、
23.
A.
B.
C.
D.
E.
24.
(1)
(2)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我读了不少论小说的专著。总的来说,这些专著的作者不愿把小说看作一种消遣方式。他们一致同意,小说中的故事无关紧要。实际上,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故事是阅读小说时的一种障碍,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忽视了小说中他们认为的那些重要因素。看来他们好像并不懂得,故事其实是小说家为拉住读者而扔出的一根性命悠关的救生绳索。他们认为,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是小说的庸俗化表现。我觉得这观点太奇怪了。因为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有史以来人们就一直聚集在篝火旁或者市井处相互听讲故事。当今侦探故事的泛滥也可以证明这一点。虽然把小说家仅仅看作故事员是对他的轻视和侮辱,但小说家要讲故事仍是事实。当然,我敢说没有人是这么看待小说家的。小说家通过自己所讲述的事件、选择的人物以及对他们的态度,为你提供一种对生活的批判。这种批判也许既不新颖也不深刻,但它已在那里了;其结果是,尽管他自己都没注意到,他已经通过他这种简单的方式成了一个道德家。
目前,小说有一种倾向,就是注重刻画人物而不注重讲述故事。当然,刻画人物很重要;因为只有当你熟悉了小说中的人物并对他们产生了同情之后,你才会关心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但是,倾全力于人物刻画而不注重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这只是小说的一种写法。另一种写法则是单纯讲述故事,其间对人物的刻画很马虎或者很粗略,像这样的写法也同样有权存在。
(节选自《毛姆读书随笔》)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