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研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6-02-28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桀横,众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纯曰:“此国耻也。”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德宗立,崔祐甫辅政,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不拜,以老乞身。改詹事,听致仕。帝召见,褒叹良久,赐金紫,公卿以下咸祖都门,世高其节。
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尝曰:“吾曹异日当交二郗之间矣。”未冠为阳翟丞,佐李抱真潞州幕府。以才,历王虔休、李元,皆留不徙。久乃进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观察使。溪州贼向子琪以众八千岨山剽劫,士美讨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迁京兆尹,天子多所咨逮。
出为鄂岳观察使。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其子宥主后务,偃蹇②,母死京师不发丧,欲固其权。士美知之,使府属过其境,宥出迎,因以母讣告之,即为办装,宥惶遽上道。
改河南尹,检校工部尚书,充昭义节度使。昭义自李抱真以来皆武臣,私厨月费米六千石、羊千首、酒数十斛,潞人困甚。阅读答案__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阅读答案__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士美至,悉去之,出禀钱市物自给。又卢从史时,日具三百人膳以饷牙兵,士美曰:“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亦罢之。讨王承宗也,遣大将王献督万人为前锋,献恣横逗挠,士美即斩以徇,下令曰:“敢后者斩!”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宪宗喜曰:“固知士美能办吾事。”承宗大震惧。亡几,会诏班师,然威震两河。以疾召拜工部尚书。后检校刑部尚书,为忠武节度使。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生平与人交,已然诺,以是名重于世。
(选自《新唐书·郗士美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B.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 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c.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D.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B.“德宗立”中的“德宗”指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c.“致仕”,古代指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年龄为六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赠尚书左仆射”中的“赠”意为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己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郗士美少年聪慧,被人称赞。他12岁时,就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他的父亲郗纯以及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
B.郗士美才干突出,深受领导重视。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担任阳翟丞;先后在李抱真、王虔休、李元等人手下任职,不管在谁的手下,都深受信赖。
C.郗士美 为民着想,一改前任积习。他在担任昭义节度使以后,废除了每月花费繁多、使百姓困乏的私厨制度。
D.郗士美号令严明,功勋卓著。他在讨伐判军王承宗的战斗中,先是斩首逗留不前的前锋王献,然后亲自击鼓,大败叛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5分)
(2)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日寄乡友
[南朝]王僧儒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8.这首诗三、四句描写春日景象,请分别赏析“结”、“散”二字的表达效果。(5分)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女子用“                       ”来表明自己对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绝。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花: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表意一致。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