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16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6-03-28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性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于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  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mào):昏乱,糊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意其怨我甚              意:猜想。
B.余然后废卷而叹            废:废弃。
C.自恨期人之浅也            期:看待。
D.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    过:拜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小雅》怨诽而不乱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B.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是以犹止于礼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11.以下几句话,分别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 ②⑤⑥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B. 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3分)
(2)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2分)
(3)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3分)

14.古诗鉴赏(8分)
声声慢•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注】蒋捷(生卒年不详),号竹山,宋末元初人。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
(1)这首词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三句采用心理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后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简要分析。(3分)
(3)这首词写了“雨声”“风声”“更鼓声”“檐铃声”“彩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等九种“秋声”,在描写这些秋声时采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选一个简要分析。(3分)
15.名篇名句默写(每句一分,任选五句,共5分)
(1)《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总结出古人游名山大川而有所得的原因是“                  ”。
(2)《赤壁赋》中,苏轼经过了“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考,用“          ”告诉我们“物我皆永恒不变”的道理。
(3)《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
(4)《登高》中,杜甫感慨自己年老多病的诗句是“                     ”。
(5)《琵琶行》中,白居易既点明江头送客时的环境,又渲染出送别时人物凄凉悲惨心情的句子是“               ”。
(6)《蜀道难》中,李白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感到呼吸紧张,于是发出了一声长叹“              ”。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