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16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6-03-31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果以贤能称
B.忠义不可矜
C.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
D.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
4.B.矜: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至是/忌之/扬言且移兵丹阳以待彪佳
B.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至是忌之/扬言且移兵丹阳以待彪佳
C.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至是/忌之/扬言且移兵丹阳以待彪佳
D.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彪佳率苍头驰/治斩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至是忌之/扬言且移兵丹阳以待彪佳
5.B,根据人名、地名等断句,并重点把握“适”“驰治”“至是”等词义。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祁彪佳为人耿介,敢于直言。当大臣们首先商讨让福王担任兵马元帅,后又建议福王登基做皇帝时,他都能直言相劝,直指此举对朝廷不利,并最终得到史可法的理解与支持。
C. 祁彪佳勇毅果敢,精明干练。第二次任职苏州期间,首先对乱民之首予以严惩,后又招募勇士,斩杀乱兵,并以勇气和真诚感动了兴平伯。
D. 祁彪佳尽忠不屈,至死不渝。清军南下,用书信和财物聘请他,他说山川人物都是幻化的形态,山川不变,而人生却已过了一辈子,后于浅水中自沉殉国。
6.B.根据原文“可法惧,虽是彪佳言,不敢持”可知史可法虽认为祁彪佳说得对,但因害怕却不愿意支持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无赖打行,廉其稔恶可杀者四人械于衢。(5分)
译文:正赶上(苏州)无赖劫掠市集,(祁彪佳)查办其中作恶多端可判死罪的四个人,(让他们)戴上刑具在大路上示众。
(译出大意给1分,“会”“稔恶可杀者“”械”“衢”各1分。会——恰巧,适逢。廉—考察,查访。稔—庄稼成熟;事物酝酿成熟;熟悉。)
(2)遂以苏民变,谓彪佳素德苏,出彪佳安抚苏州。(5分)
译文:于是在苏州市民动乱(的时候),(朝廷)认为祁彪佳一向有恩于苏州,外放祁彪佳去(担任苏州的长官)安抚苏州。
(译出大意给1分,“苏民”,“素”,“德”,“出”各一分。德—加惠,有恩。安—安定,使安定。抚—安抚,安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 ~9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北征
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吐谷(yù)浑,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
②碛(qì):沙漠。这里指边关。
8.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第一首诗的三、四两句。(5分)
8.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没有正面写将士们如何夜战,而是通过“生擒吐谷浑”的赫赫战果,让读者去想象战斗的激烈和将士们杀敌的英勇,以及捷报传来时欢呼雀跃的情景,使诗歌更深沉、含蓄。(手法解释、效果各2分)(从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的角度赏析亦可)
9.两首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9.同:两首诗都通过描写边塞地区恶劣的环境来表现战争的艰苦(2分)
异:王诗通过“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等景物的描写渲染紧张的作战气氛,烘托将士们英勇善战、杀敌报国的豪情。(2分)李诗通过“雪后风寒”“横笛遍吹”的景物描写渲染环境的荒凉苦寒,同时也引出了征人们思家念亲的悲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面对时空之永恒与宏阔,想起自己,我们不禁会吟诵《赤壁赋》中的两句话:“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御风而行的列子还算不得最高境界,因为“
(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3)王湾《次北固山下》烘托思乡之切而又富于哲理意味的句子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