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安徽池州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时间:2016-04-09

池州市普通高中2 0 1 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1.D(D项表述不是“实现儒学文化新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原因。)
2.C(因果倒置,原文是“儒学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一样,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等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
3.D(说法绝对化,应为“只有……才”,另外“发掘、利用人类儒家思想文化成果”应该是“发掘、利用人类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成果”。)
4.B
5.D(谥号还可以用来贬恶,如“厉”、“炀”等。)
6.B(“顺帝”应为“安帝”,从“岁余,顺帝即位”可知。)
7.(1)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5分,“故人”、第一个“知”、  “无……者”、第二个“知”后的省略部分、句子大意各1分。)
(2)这是用来达到耳聪目明、开直言不讳之风气、广泛征求下层民众意见、全面了解民间疾苦的办法。(5分,  “所以”、  “不讳”、  “负薪”、  “尽极”、句子大意各1分。)
【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j杨震少年时爱学习,通晓经术,博览群韦,专心探究。
当时儒生为之话说:“关西孔子杨伯起.,”居住湖城,几十年不答州郡的礼聘。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个人才,举他为茂才,升东莱太守。当他去郡经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去看杨震,晚上送金十斤给他。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这个老朋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后转涿郡太守。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请托,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震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拿这个赠给他们,不是很好吗?”
延光二年(13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给杨震,杨震不受。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推荐他亲戚友好,杨震又不从。司空刘授听说了,马上推举这二个人,十天之内皆见提拔。因此,杨震更加遭怨。
当时有诏遣使者为阿母王圣大肆建造房屋,中常侍樊丰及侍中用广、谢恽等更相鼓动,扰乱朝廷。
杨震前后所上奏折,言词激切,帝已经不高兴他,而樊丰等又都侧目憎怨,只是因为他是名儒,不敢加害。不久,河间男子至朝廷上书,言朝政的得失。帝发怒,下令逮捕入狱,定为欺上不道。杨震又上疏救他,说:“我听说尧舜时,谏鼓谤木,立于朝廷;商周圣哲之主,小人怨,还自我检查,勉励自己。这是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使下情上达。现在赵腾以攻击诽谤获罪,与杀人犯法有差别,请皇上减罪,保全腾的性命,启发百姓敢于说话。”帝不理,赵腾被杀掉。
到了三年(124年)春,杨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获得樊丰等的假诏书,写了奏书,要等皇上回采再送上。樊丰等听说了,惶恐万状。正好太史说星变倒行,就一起诬陷杨震。等皇上返回,在太学待吉日入宫,晚上派使者持令收了杨震太尉印绶,杨震于是闭门绝宾客。樊丰等还是恨他,竞请大将军耿宝奏杨震大臣不服罪,心怀怨恨,有令送归原籍。杨震走到城西几阳亭,慷慨地时他的儿子、学生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我蒙恩居住,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呢?”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
一年多后,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被杀死,杨震学生虞放、陈翼到朝廷申诉杨震事。朝廷上下都称赞杨震忠敬,皇上下诏任用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给百万钱,以礼改葬杨震在华阴潼亭,远近的人都到了。
8.①选材上,这首词突破诗词各守一方的传统观念,另辟蹊径,写农村风光和劳动生活,流露出与农民声息相通的质朴向上感情。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勾勒不避风雨、终岁劳作的农民形象,从而驯出“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三农”指春耕、夏种、秋收,五谷丰登,是农民一年的希望,重阴欲雨时刻,人们盼望充足的雨水,能犁田耕作,至于惜花伤春,他们既无余暇,也无闲情。
②立意上,它不再惜花伤春,而是悯农喜雨,感情天地比较开阔,主旨不落窠臼。词以景语起,山色昏暗,彤云密布,寒雨将至。存总写环境天气之后,收拢同笔,语及近景,数枝凝聚水珠、楚楚堪怜的娇花,映人眼帘,如若顺流而下,则围绕“啼红”写心抒慨,当是应有之义,但接下来却奉劝骚人词客,勿以惜花为念,莫作怅惘愁思,可谓笔锋健劲,心思脱俗。(6分,每点3分。)
9.这首词描写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出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向上感情。①借写景来抒情。上片描写农村秀丽风光,“山翼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蒙蒙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像少女眼睛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爱怜,作者形象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景图,但并没有为迷人的风光所陶醉,他笔锋一转,奉劝人们勿以惜化为念,莫作怅惘愁思——绘景生动形象,抒情真切深邃。
②借叙事来抒情。下片描绘农民田间劳动情景,“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戴着蓑笠的农民.清晨即出,足迹踣遍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词作就此引出“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叙事中,同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③借议论来抒情(或直抒胸臆)。“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因为风雨摧残美丽的花朵而惆怅满怀,作无病呻吟:“人间辛苦是三农”,春耕、夏种、秋收,是农民一年最辛苦的三个时段;“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感情真率,和盘托出。(5分,答对1点1分,答对2点3分,答对3点5分.)
10.(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则索湍绿潭,同清倒影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6分,每句1分)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