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省衡阳市2016届高三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6-04-10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弱冠,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南,压归,舟中惟栽书籍而已。除东川行枢密院都事.尽心赞画,多所稗益。修府舍,发地得锒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键,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余作酒器给公用。承制改同知保宁路事,治尚平简,反侧以安。
    拜监察御史,纠劾不进权贵,上所纂《农桑辑要》书。迁陕西汉中遣巡行劝农副使,置义仓,教民种艺法。就佥本道肃政靡访司事,黜奸举才,成服其公。徒山南道。松滋、枝汪有水患,岁发民防水,往返数百里,苦于供培,师文以江永安流,悉罢其役。驸马亦都护家人怙势不法,师文治其甚恶者,流之。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顷之,以疾家居。擢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制使,又以疾不赴。
  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遂为丰年。当涂人生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职田来积之盈屋,日:“我家几人,能尽食此乎!”呼贫士及知民,恣其取去。廉访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谒师文,称为先生。师文在任未久,境内晏然。
  奉旨撰《王勃成道记序》等文,赐银贰铤,不受。考河南乡试归,次囊县,卒于传舍·年七十一。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肃。
 (选自《元史·畅师文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修《成宗宾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敢日/澍雨大障/
  B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C修《成亲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D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
    B道:文中指古代行政区划名,在汉朝才开始出现,后各朝代“道”的管辖范围不尽相同。
    C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伯、候、子、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畅师文喜欢读书,才干受人赏识。他家穷没有书,就手抄口读I他从江南回朝时,船中只带书籍;他因才干被丞相安童征召为右三部令史。
    B畅师文一心为公,不贪私利。他任东川行抠密院都事时,全力谋划;他不接受同傣分给的银子,将这些银子用来修庙学、驿站和制作公用酒器。
    C畅师文体恤百姓,有政绩。他教百姓耕种之法;他在山南道时,免除了百姓的防水劳役;他在多地任职时展现了突出的治理能力。
    D.畅师文乐于助人,受人尊重。他将公家多余的粮食送给贫穷的士人和百姓,廉访分司前后来的官员,必定先拜见他,并称其为先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5分)
  (2)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
毛滂①
    池上水末欲雾,竹暗小窗低户。敷点秋声馒短梦,檐下芭蕉雨。
    白酒浮蛆鸡啄泰。问陶令②,几时归去。溪月岭云缸蓼岸,总是思量处。
    【注】①毛滂是北宋词人,一生仕途失意。本词作于作者自衙州推官改任武康县令之时。
②陶令;指陶渊明。
8.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上阕中“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一句。(5分)
9.下阕中“问陶令,几时归去”一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两句是“                                                               ”。
  (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                   ”。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