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周练(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7)
时间:2016-04-26
6.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通读一遍,了解大意,找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然后进行断句。可采用排除法来做。“其方圆高方”意思完整,不能拆开,先排除AC两项,然后“戴氏九室之言”是固定搭配,与之后的几个句式相同,再排除D项,故本题应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这一分析有误,根据文意可知于文无据且说法太绝对。故本题应选D。
8.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认真比对,找出差别,从而做出判断。D项,“做官后勤奋钻研”一句分析有误,根据原文“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可知。故本题应选D。
9.(1)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
(2)“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尤其要译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1)关键词: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2)关键词: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
【备注】【参考译文】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学问和德行,被当时人所称颂。思伯由奉朝请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侍郎。很受高祖的赏识,经常跟随皇上征战讨伐。
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的勤劳,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时,让思伯持节当他的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认为他必死无疑。等赶回会师后,大喜,说:“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是空谈,今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接着任鸿胪少卿,因为母亲守丧而免官。服丧期满后,起用他为荥阳太守,有政绩,于是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思伯与弟弟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无钱交纳拜师的费用,阴凤于是就抵押了他俩的衣物。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缣赠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不久因为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接着任命为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传闻弹劾而免职。不久授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偏远,不乐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来推辞。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欢法律。不 久调任卫尉卿。
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建造五室的说法,认为是可以吸取的。它们的周长和高度宽度,应根据情况确定。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
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虽然明习经典,后来做官荒废了业,到这里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读日授。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当时把此话作为雅谈。被元义所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
10.①对朋友欢会品茶的羡慕,②自己未能赴会的遗憾,③疾病缠身的忧愁,④孤身一人的悲苦。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结合诗歌题目中“想羡欢会”一语的提示,和注释①的暗示,以及诗句中的关键词“自叹”和“病眠人”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即可。由“羡”字可以看出诗人对此次茶会的羡慕,可惜诗人没有参加,深感遗憾,为什么诗人没有参加呢,诗句结尾处点明原因,即疾病缠身。学生在组织答案时要层次分明,语言简洁。
11.①对比。将朋友品茶欢会的盛况和自己疾病缠身的境况对比,表达对朋友的羡慕和对自身的慨叹。
②虚实结合。诗人虚写朋友与各界名流品茶的盛况,实写自己北窗之下独对药酒的现实,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对自身的悲叹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手法的推断。因为诗人没有参加朋友的茶会,心里觉得有些遗憾,从情感上有“欢”与“悲”的对比,有“羡慕”和“遗憾或自叹”的对比。诗人虽然没有参加茶会,却能想见茶会的盛况,当然离不开想象了。因而自然有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学生可依照先说手法后作分析的模式进行作答,这样显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备注】无
12.(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景式默写,要能根据各句的提示来推断,然后写出答案。在默写时要注意“圜”“淇”“渐”“帷裳”“自省”这些字不要写错了。
【备注】无
13.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推断。运筹画策,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运计铺谋,运用计谋。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根据①“管理者不必亲临现场”可推知只要指挥就行了,应选“运筹帷幄”;根据②句打游戏获胜了,可推知应选“运计铺谋”;根据③还需要找一个很好的教练来拟定对付皇马球队的作战策略,才能取胜,应选“运筹画策”。故本题应选B。
【备注】无
14.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应在“坐落”前加“的建筑”;B项,不合逻辑,“第三季再度”意思不通,应删去“再度”;C项,搭配不当,“提高”不能和“特色”搭配。故本题应选D。
【备注】无
15.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一遍,了解大意,找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进行推断。根据“再者”前一句的意思可推知接下来也应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可先排除AB两项,再根据前一句是问句,可推知“再者”之后的句子也应是问句,再排除D项。故本题应选C。
【备注】无
16.①正因其有悲剧
②它是最不完美的
③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一遍,了解大意,找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断,然后再写出答案。根据“朱光潜能从人生悲剧中看到人生有价值”可推知①的内容应为“正因其有悲剧”;根据“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可推知②的内容应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根据“所以”一词,可知③是总结性的句子,可拟写为“乐观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或“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悲剧”。
【备注】无
17.促进出口、吸引外资、加快储备、克服通缩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通读一遍,了解大意,然后将语段分层次,理清思路,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作答。本语段共有三个句号,即三个层次,而第二句话有两个层次,由关键词“还会”可以看出。然后将各个层次进行压缩即可。另外要注意题干字数的要求。
【备注】无
18.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仔细分析材料,不难发现船工和年轻人所说的话均有道理,因此在立意时可以有两个角度。如果从船工的角度立意,可立意为①有备无患;②顾虑重重,难以成功;③充分准备,方能走得长远。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立意,可立意为①人要有忧患意识;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③心怀忧患,才会专注;④小心驶得万年船。
【备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