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6-04-26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是强烈的群体意识,但也隐含着一个缺点,那就是独立的自我湮没于群体之中,个性难以伸张,启蒙惟艰。个性启蒙的核心意义,在于个性解放,即自我的独立自由,解除一切外在性的束缚。
我把人生境界分为“欲求”“求知”“道德”“审美”四种,之所以把“审美”列入最高层次,就在于其他三个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在性。外在性意味着外来的约束,唯有审美,完全出自内在,故独立自由。“欲求”的境界出自类似兽欲的低级需求,需要外物的供给方能满足,其外在性不言而喻。“求知”境界是对外物的探求。“求知”(科学)对推动启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当今科技所导致的网络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时代,也有其庸俗的一面:效用第一,拜金主义。“道德”的含义必然包含“应该”,即使道德是自愿的应该,也有一定的外在性。
我所崇尚和提倡的“审美”,远不止于感官之美、声色之美,它视万物为相通的“一体”,以对“一体”的领悟和玩味为美。此种美既尊重一己之自我,又尊重以他者为“我之骨肉”的自我。在此种“一体”的领悟中,“我”对他者之尊重和爱护,非出于道德的“应该”之外在感和强制感,而是出于自然而然的内在感情,故此种美具有完全独立自由的内涵。
欧洲传统文化重科学,科学成了欧洲个性启蒙的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不发达,这是中国个性启蒙迟迟难以启动的原因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找到什么样的因素来推动启蒙呢?我以为,中国是诗的国度,可以从古典诗词中追寻到一点推动中国启蒙的动力。具体一点说,这就是指中国人的“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严格的贵贱等级意识,个人的自我被湮没于此种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的群体之中。但人性总有伸张个性、要求自由的一面,出路何在?在吟诗诵词。吟诗诵词,乃中国之士人皆有的习性,原因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内涵都意在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中国美学“意象说”所推崇的意象美,就是在言外之意、词外之情、象外之意中做无穷的玩味与领悟,而此种玩味与领悟正是一片遨游于世俗之外的自由天地。
当然,传统士人审美观中之个性追求,有其消极的方面:“意象说”的审美观缺乏自我表现的因素。因此,他们的诗词歌赋大多含有自我安慰的性质,缺乏奋斗精神。五四运动以后有所转变,鲁迅、闻一多,既是文人、诗人,又是斗士,他们为中华文化未来之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个性的启蒙,还有待于进一步。我以为这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弘扬士人伸张个性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弘扬传统的“意象说”审美观的基础上,吸取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自我的独立自主精神。我们需要大力提倡树立“独立型自我观”,摆脱传统的“依赖型自我观”。“独立型的自我观”强调尊重他人之自我,强调包容、海涵。我主张以审美观推动个性启蒙,正是要以自然而然的“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指爱人和一切物类)之胸怀来滋养我们的中华文化。
 (选自张世英《审美启蒙》,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中隐含独立的自我湮没于群体之中的缺点,个性难以伸张,启蒙惟艰。
B.审美不止于感官、声色之美,它视万物为相通的“一体”,以对“一体”领悟和玩味为美。
C.儒家思想强调严格的贵贱等级意识,士人通过吟诗诵词,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
D.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境界,吸取西方文化中的自我的独立自主精神,进行个性启蒙。
7.下列有关作者提出的“审美”境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它在四种人生境界中是最高的层次,完全出自内在,没有强制感,是独立自由的。
B.它所倡导的美是尊重一己之自我和尊重以他者为“我之骨肉”的自我的统一。
C.它可以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取得,可以成为推动中国个性启蒙的动力。
D.它就是“意象说”所推崇的意象美,包括言外之意、词外之情、象外之意。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四种人生境界中,唯有“审美”境界能推动个性启蒙,因为其它境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在性。
B.古典诗词的审美内涵都意在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吟诗诵词就成了古代士人伸张个性的方式。
C.“意象说”的优点是引人进入世俗之外的自由天地,缺点是其审美观缺乏自我表现的因素。
D.中国五四之后的个性启蒙还需更进一步,“独立型的自我观”的形成对个性启蒙非常重要。

上一页                 下一页

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语文试题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