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北京市昌平区2015--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6-05-09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6题。
丹青难写是精神
    北宋元丰年间的一个早春,寒风凛冽,残雪未消,万物萧条。位于金陵城郊的半山园显得格外冷清。宅院墙角处,几枝梅花却在热烈地开放。这清纯傲雪的梅花,此刻正深深地触动着一个人的心弦。“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吟诵出这不朽名句的,就是这半山园的主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的主角——王安石。
    千年后的一个早春,我来到半山园,寻访先生的行踪。岁月的磨洗,这里已物是人非。只见院门紧闭,院墙因白色而更显清冷。唯有几枝怒放的梅花,浮着暗香,独守着千秋的过往。院门外,矗立着一尊王安石的塑像,宽阔的前额,方正的脸庞,深邃的目光,透出一股智慧和力量。定格在半山园中的你,手握书卷,眺望远方,眉宇间显出几分忧愤,几分激昂。
    往事越千年。王安石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宛若身后滚滚长江的波涛,在我们面前浩荡铺陈开来:
    北宋庆历七年春,刚满27岁的你以大理评事知浙江鄞县,成为建县以来最年轻的县官。
    地处宁绍平原的鄞县本是鱼米之乡。然而,由于官府腐败,民生凋蔽。“一民之生重天下”,在你眼里,民生比天还要重。带着对民生的深深敬畏,带着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带着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你开始了励精图治。
    把兴修水利视为头等大事。由72条溪流汇合而成的东钱湖,灌溉着沿湖50多万亩农田。因长年无人疏浚,泥沙淤积,农民饱受干旱之苦。你组织发动十余万百姓,“起堤堰,决陂塘”,使方圆80余里的东钱湖恢复了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景象。至今,“荆公堤”仍在默默地诉说着你的治水功劳,品评着你的德行节操。
熙宁元年四月的一天,春风拂柳,阳光明媚。皇宫里,神宗皇帝与身为翰林学士的你有了一次关于治国的问答。言犹未尽,你又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那次长谈,君臣相见恨晚。神宗一次又一次阅读你的奏章,感慨治国之道,大都在此奏章矣。载入史册的这次“越次入对”,轰动朝野。就这样,你被时势推上了北宋王朝的最高政治舞台。后世闻名的王安石变法由此轰轰烈烈拉开序幕。
    变风俗,立法度,是你擎起的第一面变法大旗。你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敬仰君子、唾弃小人的氛围。你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改革不公平、不合理的特权制度,并以远见卓识理财政,图发展。在你主持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系列法律陆续颁布出台。“市易法”平物价,抑兼并;“免役法”把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促进生产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你主持的变法,冲破了思想的樊篱、挑战了既定的格局,也就无可避免地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有人骂你奸佞,有人对你弹劾,有人把华山的崩塌诬作是对变法的报应。面对铺天盖地的攻击、谩骂、侮辱和威胁,你自岿然不动,始终满怀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你喊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以想象,在弥漫着因循守旧思想的时代,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识!
    变法抑制了豪强兼并,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收入。熙宁年间一个除旧迎新的佳节,面对新法带来的新景象,你迎着朝阳,心潮澎湃,高诵“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自己襟怀坦白,即便担任宰相,位极人臣,仍保持着“在上不骄”、勤政廉洁的作风。妻弟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你招待他的只是两枚烧饼、一碟卤肉、一碗青菜豆腐汤。妻弟误会,赌气把吃剩的烧饼扔在桌上,你不声不响地将烧饼吃完。
元丰七年的春季,你害了一场重病。病愈之后,你觉得半山园也是累赘,只在江宁城内的秦淮河畔租了几间小屋。七月的金陵,酷热难耐,但你就是在如此简陋的住所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你在变法失败的无奈中发出这样沉重的感慨。你惆怅于自己一颗拳拳之心在当世得不到理解,也忧虑着自己的变法之志和洁白人格会被后人抵毁和误解。然而,你应该感到欣慰,岁月的流水,洗刷掉了你头上的污名,后世的人们终究得以站在公正的立场为你还原真相,并以历史的尺度给予公正的评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看,那半山园的梅花又一度迎风怒放。这梅花,香在墙角,香在千古,香在百姓的心间……
(取材于杨晓光的同名散文)
20.文中划线词语的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生凋蔽    心弦(xuán)              B.励精图治     矗(chù)立
  C.抵毁        远见卓(zhuó)识          D.深邃         岿(guī)然不动
21.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的前两段描写了半山园的环境,一虚一实,虚实结合,营造了凄清的氛围。
B.对王安石塑像的描写与后文对王安石经历的叙述相呼应,使人物形象丰满可感。
C.因为觉得半山园太大太冷清,所以王安石病重时在秦淮河畔另租几间小屋居住。
D.文章所选事件大多发生在春天,这只是一种历史巧合,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含义。
E.作者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拉近了与王安石的距离,便于事件叙述与情感表达。
22.文中王安石的《梅花》一诗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下列诗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D.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
23.请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引用王安石《梅花》一诗的作用。(4分)
24.本文题目是“丹青难写是精神”,请结合文意具体阐释“精神”的内涵。(6分)
25.结合本文,谈谈王安石变法对你的启示。(4分)
26.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论述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请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2分)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7.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如果你到半山园游览,请根据上文或你对王安石的了解,在留言簿上写一段留言,表达你的心情。可写诗歌。要求:情感真挚,有感染力。
②有人倡议,有围墙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对此,请表明你的观点。要求:语言简明,有理有据。
③汉字书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的会场上高潮迭起,令人赞叹的瞬间也很多。请描绘你认为最难忘的一幕,与大家分享。要求:描写生动,画面感强。
28.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假如有一天,机器人得到普及,来到你的身边,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发生哪些故事。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②“倡导全民阅读”已经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国两会,还有政协委员呼吁,尽快为全民阅读立法。但也有人说,阅读本来是自由的事,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强制约束,味道就全变了。关于“倡导全民阅读”立法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议论文。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