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区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时间:2016-05-13
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C(因果倒置。原文“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是原因,“《孟子》成‘经’难”是结果。)
3.B(无中生有。原文“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4.A(C.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分别是“堕马”属下和“先进”属下。B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A项无错误,是正确选项。C项“堕马”属下,割裂了“中创堕马”的意义,“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的意思是“兄弟二人都受伤落马,徒步作战”,“堕马”属上,才能说明“堕马”是“中创”的结果。D项“先进”属下,会使上一句“万均率骑”语意不完整,同时还会使下一句“为贼所包”的原因不 清楚,进而影响到“先进”一词的正确理解。从上下文看,薛万均“为贼所包”的原因,应是“率骑先进”,而不仅仅是“先进”。)
5.C(A项的“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贞观”在教材中属常见词,考生比较熟悉。B项“顿首”指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九拜之一,如《赵国策·燕策三》“太子前顿首,故请勿让”。“顿首”也可用于书信、表奏结尾,表示恭敬,如丘迟《与陈伯之书》“陈将军足下无恙,……丘迟顿首。”C项“夷狄”中的“夷”,古代指我国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是对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夷狄”泛指少数民族。而该项说“‘狄’则是对南方民族的泛称”,所以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D项的“崩”本义为“山倒塌”,后又引申指帝王的死,如《史记·高祖本纪》“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文中“帝崩”指唐太宗去世,学生结合文意即可理解。)
6.D(A.B.C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失当之处。D项“力劝其改种桐树”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中何力只是诵念诗句,梁修仁听后猛然醒悟,才改种桐树,何力并没有劝说他要种桐树。因此D项所述有误,应该是正确选项。)
7.(1)(5分)等到军队返回,皇帝责问事情的缘故,何力详细陈述了薛万均兵败的情况。
(译出大意给2分;“及”“故”“具”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何力驻军在白崖城(外),被贼寇用长矛刺中,伤势很重,皇帝亲自为他敷药。
(译出大意给2分 ;“次”“甚”“自”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契苾何力九岁时父亲去世。贞观六年,何力和母亲率领本部落一千多人到沙州归顺唐朝,唐太宗将他的部落安置在甘、凉二州,提拔何力为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契苾何力与薛万彻、薛万均到赤水川征讨吐谷浑。薛万均率领骑兵先行,被贼军包围,兄弟二人都受伤落马,徒步作战,士兵战死者十有七八。何力骑骏马奔驰,奋力冲进重围,敌兵纷纷后退。这时吐谷浑王伏允在突沦川,何力想要袭击他,薛万均鉴于前番兵败,认为不行。何力说:“贼寇没有城郭,追逐水草丰美之地为生,不趁他们没有防备时袭击,只怕会鱼惊鸟散,以后就无法找到他们的巢穴了。”于是挑选精锐骑兵一千多人,直捣伏允王庭,斩杀数千人,抓获骆驼、马、牛、羊二十多万头,俘虏伏允的妻子儿女,伏允脱身幸免。皇帝下诏在大斗拔谷慰劳军队。薛万均为自己名列何力之下感到羞耻,就排挤何力,把功劳归到自己头上。何力忍不住气愤,拔刀而起,想要杀掉薛万均,被众将劝阻了。等到军队返回,皇帝责问事情的缘故,何力详细陈述了薛万均兵败的情况。皇帝发怒,要罢免薛万均的官职授给何力。何力磕头说:“因我而免去薛万均的官职,恐怕四夷听说后,会说陛下重夷轻汉,那么诬告就会更多。再说夷狄无知,会认为汉将都像薛万均一样,这不合宣示远方的道理。”皇帝看重他的话,于是作罢。皇帝征讨高丽,诏令何力任前军总管。何力驻军在白崖城(外),被贼寇用长矛刺中,伤势很重,皇帝亲 自为他敷药。城被攻克以后,抓获刺伤何力的高突勃,命何力亲自处死他,何力推辞说:“他为他的君主,冒着白刃来刺杀我,他是个义士。犬马尚知道报答养育之恩,何况人呢?”最终放了他。不久任昆丘道总管平定龟兹。太宗死后,他打算以身相殉,高宗下令阻止了他。总章、仪凤年间,吐蕃消灭吐谷浑,势力更加强大,入侵鄯、廓、河、坊等州,诏令周王任洮州道、相王任凉州道行军元帅,率领何力等人讨伐吐蕃。二王还没有出行,正碰上何力在这时去世。朝廷追赠何力为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为毅。当初,龙朔年间,司稼少卿梁修仁新建大明宫,在庭中种植白杨树,让何力来看并说道:“这种树容易成材,不到几年就可以遮荫。”何力不答话,只诵“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诗句,梁修仁猛然醒悟,改种桐树。
8.相同点:都是写儿童在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1分)
不同点:①第一首写了清明时节(或:暮春时候),断线的风筝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飘向远方的情景。( 2分)②第二首写的是早春时候,红衣童子欲放风筝却苦于无风,提线埋怨天公的形象。(2分)
9.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托物言志(2分)。①曹诗赋予断线的风筝人的情感 ,用断线风筝隐喻探春,表达其被迫远嫁时的离别之苦,以及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助(2分);②孔诗赋予天公人的情感,以风筝隐喻自己,借天公不肯给风,使风筝不得高飞的现实,表达自己身处困境的痛苦和怀才不遇的激愤。(2分)。
10.(1)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C(因果倒置。原文“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是原因,“《孟子》成‘经’难”是结果。)
3.B(无中生有。原文“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4.A(C.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分别是“堕马”属下和“先进”属下。B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A项无错误,是正确选项。C项“堕马”属下,割裂了“中创堕马”的意义,“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的意思是“兄弟二人都受伤落马,徒步作战”,“堕马”属上,才能说明“堕马”是“中创”的结果。D项“先进”属下,会使上一句“万均率骑”语意不完整,同时还会使下一句“为贼所包”的原因不 清楚,进而影响到“先进”一词的正确理解。从上下文看,薛万均“为贼所包”的原因,应是“率骑先进”,而不仅仅是“先进”。)
5.C(A项的“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贞观”在教材中属常见词,考生比较熟悉。B项“顿首”指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九拜之一,如《赵国策·燕策三》“太子前顿首,故请勿让”。“顿首”也可用于书信、表奏结尾,表示恭敬,如丘迟《与陈伯之书》“陈将军足下无恙,……丘迟顿首。”C项“夷狄”中的“夷”,古代指我国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是对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夷狄”泛指少数民族。而该项说“‘狄’则是对南方民族的泛称”,所以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D项的“崩”本义为“山倒塌”,后又引申指帝王的死,如《史记·高祖本纪》“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文中“帝崩”指唐太宗去世,学生结合文意即可理解。)
6.D(A.B.C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失当之处。D项“力劝其改种桐树”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中何力只是诵念诗句,梁修仁听后猛然醒悟,才改种桐树,何力并没有劝说他要种桐树。因此D项所述有误,应该是正确选项。)
7.(1)(5分)等到军队返回,皇帝责问事情的缘故,何力详细陈述了薛万均兵败的情况。
(译出大意给2分 ;“次”“甚”“自”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契苾何力九岁时父亲去世。贞观六年,何力和母亲率领本部落一千多人到沙州归顺唐朝,唐太宗将他的部落安置在甘、凉二州,提拔何力为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契苾何力与薛万彻、薛万均到赤水川征讨吐谷浑。薛万均率领骑兵先行,被贼军包围,兄弟二人都受伤落马,徒步作战,士兵战死者十有七八。何力骑骏马奔驰,奋力冲进重围,敌兵纷纷后退。这时吐谷浑王伏允在突沦川,何力想要袭击他,薛万均鉴于前番兵败,认为不行。何力说:“贼寇没有城郭,追逐水草丰美之地为生,不趁他们没有防备时袭击,只怕会鱼惊鸟散,以后就无法找到他们的巢穴了。”于是挑选精锐骑兵一千多人,直捣伏允王庭,斩杀数千人,抓获骆驼、马、牛、羊二十多万头,俘虏伏允的妻子儿女,伏允脱身幸免。皇帝下诏在大斗拔谷慰劳军队。薛万均为自己名列何力之下感到羞耻,就排挤何力,把功劳归到自己头上。何力忍不住气愤,拔刀而起,想要杀掉薛万均,被众将劝阻了。等到军队返回,皇帝责问事情的缘故,何力详细陈述了薛万均兵败的情况。皇帝发怒,要罢免薛万均的官职授给何力。何力磕头说:“因我而免去薛万均的官职,恐怕四夷听说后,会说陛下重夷轻汉,那么诬告就会更多。再说夷狄无知,会认为汉将都像薛万均一样,这不合宣示远方的道理。”皇帝看重他的话,于是作罢。皇帝征讨高丽,诏令何力任前军总管。何力驻军在白崖城(外),被贼寇用长矛刺中,伤势很重,皇帝亲 自为他敷药。城被攻克以后,抓获刺伤何力的高突勃,命何力亲自处死他,何力推辞说:“他为他的君主,冒着白刃来刺杀我,他是个义士。犬马尚知道报答养育之恩,何况人呢?”最终放了他。不久任昆丘道总管平定龟兹。太宗死后,他打算以身相殉,高宗下令阻止了他。总章、仪凤年间,吐蕃消灭吐谷浑,势力更加强大,入侵鄯、廓、河、坊等州,诏令周王任洮州道、相王任凉州道行军元帅,率领何力等人讨伐吐蕃。二王还没有出行,正碰上何力在这时去世。朝廷追赠何力为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为毅。当初,龙朔年间,司稼少卿梁修仁新建大明宫,在庭中种植白杨树,让何力来看并说道:“这种树容易成材,不到几年就可以遮荫。”何力不答话,只诵“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诗句,梁修仁猛然醒悟,改种桐树。
8.相同点:都是写儿童在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1分)
不同点:①第一首写了清明时节(或:暮春时候),断线的风筝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飘向远方的情景。( 2分)②第二首写的是早春时候,红衣童子欲放风筝却苦于无风,提线埋怨天公的形象。(2分)
9.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托物言志(2分)。①曹诗赋予断线的风筝人的情感 ,用断线风筝隐喻探春,表达其被迫远嫁时的离别之苦,以及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助(2分);②孔诗赋予天公人的情感,以风筝隐喻自己,借天公不肯给风,使风筝不得高飞的现实,表达自己身处困境的痛苦和怀才不遇的激愤。(2分)。
10.(1)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