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6年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6-05-23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默,字处厚,单州成武人。家贫,徒步诣徂徕从石介学。诸生时以百数,一旦出其上。登进士第,调临濮尉,知须城县。县为郓治所,郓吏犯法不可捕,默趋府,取而杖之客次,阖府皆惊。后守张方平素贵,掾属来前,多闭目不与语。见默白事,忽开目熟视久之,尽行其言,自是诿以事。治平中,荐为监察御史裏行,遇事辄言无顾。
刑部郎中张师颜提举诸司库务,绳治不法,众吏惧摇,飞语谗去之。默力陈其故,曰:“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今将去积年之弊,以兴太平,官必先举其职。宜崇奖师颜,厉以忠勤,则尸素括囊之徒,知所劝矣。”
以疾求归,知徐州。属城利国监苦吴居厚之虐,默皆革之。入拜卫尉卿,权工部侍郎,转户部。久之,告老,提举鸿庆宫。年八十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加赠太保。
(节选自《宋史﹒马默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寨主李庆以二年/杀七百人/默责之曰/人命至重/恩既贷其生/又从而杀之/不若即时死乡里也/汝胡不以乏粮告/而颛杀之/如此欲按其罪/
B.寨主李庆以二年杀七百人/默责之曰/人命至重恩/既贷其生/又从而杀之不/若即时死乡
里也/汝胡不以乏粮告/而颛杀之/如此欲按其罪/
C.寨主李庆以二年杀七百人/默责之曰/人命至重/恩既贷其生/又从而杀之/不若即时死乡
里也/汝胡不以乏粮告/而颛杀之如此/欲按其罪/
D.寨主李庆以二年/杀七百人/默责之曰/人命至重恩/既贷其生/又从而杀之不/若即时死乡里也/汝胡不以乏粮/告而颛杀之/如此欲按其罪/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也叫进士及第,指的是科举时代参加进士科考试并被录取。进士及第的第一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
B.七庙指天子的宗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法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代指国家,如《过秦论》中“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隳”即指国家灭亡。
C.上疏指书面向皇帝陈述政见。“疏”是封建社会朝廷官员向帝王提出按劾的一种特殊文
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D.六部是封建社会中央行政机构各部的合称,除了文中提到的刑部、工部、户部,还有礼部、吏部和兵部,各部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马默主张以实绩任免官吏,在职正直敢言。刑部郎中张师颜因整顿各部府库,惩治不法之徒,而致遭谗言被罢官。马默挺身而出,竭力在皇帝面前为其陈情。
D.马默生性刚直严峻,嫉恶如仇。任须城县令时,对犯法的郓州官吏不留情面;知登州时,沙门岛寨主李庆也因闻听马默的声名自缢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见默白事,忽 开目熟视久之,尽行其言,自是诿以事。(5分)
(2)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今将去积年之弊,以兴太平,官必先举其职。(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游西湖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自号颍滨遗老。
8.本诗的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9.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
(1)
(2)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