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5)
时间:2016-05-24
第Ⅱ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亦步亦趋
C.邯郸学步
D.邯郸学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学及经济学家该不该关注民生,该不该反映民意,该不该替老百姓说话,这些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追问。
B.据报道,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都产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两家企业均存在未披露的采购销售关联交易及累计3000万元资金拆借关联交易。
C.网上掀起的关于“挪假”“拼假”的讨论热潮表明,人们不仅希望休假,还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不是挑剔,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D.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备受青睐。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17.下面是2015环巢湖全国自行车公开赛暨国际骑游大会的会徽,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90字左右。(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井喷释放,甚至于无孔不入。每个人都在奋力地追逐着自己渴望的信息,也在拼命地排斥着自己厌烦的信息,还在小心地保护着自己隐秘的信息。但我们依然很无奈:总有些该知道的信息似乎永远也得不到,总有些不需要的信息似乎永远也赶不走,总有些纯个人的信息似乎永远也守不住……
材料二:索尔仁尼琴说:“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