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教育集团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6-05-28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节选自《说苑·奉使》)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 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踦:同“崎岖”。
4.对文中划双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癯/夷种宗族/使偏袼将卜行众醮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B.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偏将将十万众桩越/越则杀王己降/汉如反覆手耳。
C.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胳越/越则杀王己降/汉如反覆手耳。
D.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己降汉/如反覆手洱。
5.下列对文中词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在古代“中国”一词是指黄河流域这一中原地区,有逐鹿士原,得中原者得天卞之说。现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B.昆弟:在文言中同“昆仲”,指弟弟,也可比喻亲密友好。
C.蛮夷:古代泛指中华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
D.五帝三王:西周王朝之前的中国上古历史其中的两个时期。五帝指的是:黄帝、顓顼、帝镘、唐尧、處舜:,王是: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6.不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陆资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
成功游说尉伦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背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 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C.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7.把文文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①炙: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翛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8.诗中叙述了怎样的老年状况?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用到了“树”的意象,作用是否相同?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分)
(1)白居易 《琵琶行》中“
(2)韩愈《师说》中 “
能学问上各有各的所长,从而强调了人与入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的道理。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