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6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7)
时间:2016-06-01
三、(25分)
11.(1)(5分)
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C得1分(C项小说共有4个次要人物,B项“但与生活的真实并不相符”不当,E项“外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不当)
(2)(6分)
小说的明线是敲门声,暗线是张海的心理情感变化过程。(2分)小说以“敲门声”为明线,串连起小说情节发展的主体结构。从一次次的敲门声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中,让读者得以窥见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过程。(2分)张海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过程,是小说主题得以揭示的关键,它通过“敲门声”间接表现出来。小说明暗交织,使结构更加紧凑。(2分)
(3)(6分)
①内容上,诗歌巧妙地为全文作结,完成了主人公(张海)心理和性格上的转化,自然贴切。②主题上,深刻揭示了世风日下,世态炎凉产生的根源在于“官场风不清”,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③语言上,从小说叙述性散句为主的风格,转为韵文收束,显得富有韵味和变化。④结构上,这首作为小说结尾的小诗,照应了文中“她知道父亲曾经是文艺青年”,使结构显得紧凑。(每点2分;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4)(8分)
“推开门进来的是风,敲门的还是风”富有多重意蕴。①张海经历了从在任时的享受敲门声,到退休后幻想、渴望敲门声,最后看淡敲门声的变化,这句话意在暗写主人公心态归于平静,看淡炎凉的心理。②这两句不是什么名言警句,实实在在是张海的“心经”:看淡世俗的阿谀奉承,感受生活的平静之美。③这两句话作为同僚间的问答语,平淡中透着轻松,平静中显露自由,是主人公心态释然的流露。④张海说“写的最多的这两句话”,意在表达主人公对门庭若市到门前冷落的世态炎凉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出对主题的揭示。(每项2分,答出其它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四、(25分)
12.
(1)(5分)
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A项强加因果;C项理解牵强,曲解文义;E项前句分析恰当,后句无中生有)
(2)(6分)
①作者引用学生的描述,为读者形象地展现了钱穆温文、雍容、潇洒的形象,像一帧人物剪影,加深了读者对钱穆的印象。②与下文记述钱穆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特别是记述他书生式的,学者式的爱国情怀遥相呼应,相得益彰。③形象的描写增添了传记的形象性、生动性,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每项2分)
(3)(6分)
并不矛盾,二者有机统一在对钱穆先生人格的评价上。(2分)说他是“心静如水的学者”,重在突出他“除了教书就是写书”的学者身份和追求,即使在抗战的残酷、社会的动荡、处境的艰难中,仍然坚守教学,著书立说,尽一学者的责任。(2分)说他“变为了‘动态’的学者”,看似与上文的“心静如水”矛盾,但这正是钱穆先生书生出身、学者身份的爱国精神的独特体现,他用自己最擅长的著史,完成了《国史大纲》,借以激发国人的民族气概和爱国情感。同时,他也以师长的身份,激励学生奔赴前线。(2分)
(4)(8分)
“爱国素不后于人”是钱穆先生爱国精神的写照,也是他爱国行动的宣言。①钱穆先生虽然从未步入政坛,也未加入过政党,但他却爱国爱民族。②在昆明等地,钱穆先生四处奔波为学生讲授国史,传布爱国思想和精神,以尽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③在困境中完成《国史大纲》,借以鼓舞民众的爱国精神,提高抗战信念。④积极为进步杂志撰写文章,激励中华青年奔赴前线、成为民族英雄,挽救国家危亡。(每项2分。围绕“爱国素不后于人”,突出钱穆先生爱国精神,如果有其它分析也可。评卷时要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表达流畅,否则酌情扣1~2分)
五、(20分)
13.D(海晏河清:比喻天下太平。冰洁渊清:形容人品高尚。白玉无瑕: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14.C(A项动宾不搭配,“开展”应该改为“推动”或“促进”。兼有句式杂糅的语病。B项“人文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修养”名词性词组不能作为“教学目标”,动词性词组更加合适。D结构混乱,“不可”删除。)
15. B
16.①心理能量来自内心,所以喜欢独处和思考(1分)②注重对事物和人的深度了解和挖掘,擅长钻研(2分)③把自己的性格优势挖掘和发挥出来,(2分)
17. 参考答案:
⑴各种车辆依次同向有序行驶在道路上,道路以标有刻度的格尺形式体现,旨在强调保持安全距离,确保行车安全。(3分)
⑵有距离 才美丽(3分)
(不必拘泥答案,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六、(60分)
18.参考2015年全国课标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这个世界上,一直不缺少有想法的人,但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却很少。而一个事情完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无数看上去并不起眼、似乎没有创新的环节,它们看起来平淡无奇。
匠人,就指的是专注于每一个规定的工序和细节,反复练习,带着心去做,最终做到极致。
匠人之心并非墨守陈规,而是对信仰的一种坚持,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去达到完美。而这,正是一个社会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根基所在。
当我们真正地去了解一位匠人精致的世界,会发现,到达那个极致之后,才是一个无比广大的自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