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2017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2)
时间:2016-07-22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巨源字子渊,其先成都人。巨源倜傥有大志,善骑射,涉猎诸子百家之书。应进士不中,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而异之,荐之总领钱粮陈晔,以右职举为凤州堡子原仓官,驰骋射猎,倾财养士,沿边忠义,咸服其才。
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丙叹曰:“世事如此,世无豪杰!”梦锡因及巨源之谋。丙曰:“肯见我乎?”乃嘱梦锡以书致巨源,延之卧所。巨源曰:“先生而为逆贼丞相长史耶?”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则丙无复忧。”巨源大喜,曰:“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巨源、好义①忧事浸泄,遂以二月乙亥未明,好义率其徒入伪宫,巨源持诏乘马,自称奉使,入内户,曦启户欲逸,李贵执杀之。卫者始拒斗,闻有诏皆却。巨源、好义迎丙宣诏,以曦首徇。三军推丙权四川宣抚使,巨源权参赞军事。丙奏功于朝,以巨源第一,诏补承事郎。
巨源谓丙曰:“曦死,贼胆以破,关外四州为蜀要害,盍乘势复取。”好义亦以为言。丙虑军无见粮,巨源力言四州不取,必有后患,自请为随军措置粮运,俄诏巨源转朝奉郎,与通判差谴,兼四川宣抚使司参议官。时赵彦呐以在夔诛禄禧得州通判,巨源曰:“杀禄禧与通判,杀吴曦亦与通判耶?”以启谢丙曰:“飞矢以下聊城,深慕鲁仲连之高谊;解印而去彭泽,庶几陶靖节之清风。”又遣诉功于朝,而从兴元都统制彭辂乞书遗韩侂胄,辂阳许而阴以白丙。或言巨源与其徒米福、车彦威谋为乱,丙命王喜鞫之,福、彦威皆抵罪。正将陈安复告巨源结死士入关,欲焚沔州州治,俟丙出则杀之。丙积前事,因欲去巨源,然未有以发也。
(删节自《宋史·杨巨源传》)
【注】①李好义,名将,当时“与其徒谋举义”,反对吴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B.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C.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D.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举,始于唐代,主要是选拔将才,与文举比较,武举出身的地位高于文举的进士。
B.右职,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所以右职一般指重要职位,也可用来指武职。
C.权,权且、暂时,可用于“暂时行使”某职位的职权。如“权国”,就是摄政的意思。
D.鞫,古代是官府审判案件的常用词,指审问、审讯的意思,“鞠狱”就是审理案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巨源少有大志,却仕途不顺。他文武兼修却文武科举均不中得不到任何认可,无收获。
B.杨巨源不仅擅长骑射,也懂得笼络人心。很多边境士人都仰慕他的忠义,佩服他的才能。
C.杨巨源做事很有计谋,懂得各尽其才。他和安丙谋事的时候能合理分配任务,有条不紊。
D.杨巨源眼光长远,却略显傲慢。在胜利后能预见关外四州的危害性,却认为自己封赏不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曦启户欲逸,李贵执杀之。卫者始拒斗,闻有诏皆却。
答:
(2)又遣诉功于朝,而从兴元都统制彭辂乞书遗韩侂胄,辂阳许而阴以白丙。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刘晨阮肇①游天台
曹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注】①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妙在“仙境虚玄”,请指出这一联“虚玄”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答:
9.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门京》中以春花喻飞雪的名句是“
(2)李白的《蜀道难》中“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经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
乙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