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时间:2016-08-19
高三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C  6.A
7.(1)可是,各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边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
(2)起先因任期届满,加封太子太保,到这时乞求退休,上了十三道奏疏。
【参考译文】
张问达,字德允,陕西泾阳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高平县、潍县知县,有德政。征召授官刑科给事中。宁夏打仗时,请求全部免去整个陕西省拖欠的赋税,皇帝答应了。服完父亲的丧礼后复官,担任工科左给事中。皇帝正在营造宫殿,朝内太监侵吞公款从中获益,又兴建其他项目。张问达极力请求停工,皇帝不采纳。不久陈述收取矿税的弊病,说:“宦官一旦奉了皇帝的命令,就敢于检举弹劾地方长官的过失,甚而至于督抚、按察使等重臣。而孙朝与程守训、陈保一帮人相勾结,竟达到将朝廷差遣官吏鞭打至死,毁坏房屋,挖掘坟墓的地步。皇帝如果不详细追查,将怎样安抚全国各地的不满情绪啊!”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上疏陈述沿途饥饿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形,请求赶快废除全国的矿税,都没有上报给皇帝。不久,巡视厂库。过去的惯例,让商人承办内府的器物,都要签名然后送进去,叫作佥商。可是各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旁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张问达两次上疏争执,又极力论证程守训的罪行,全都如石沉大海,没有消息。提升礼科都给事中。
万历三十年(1602)十月,星象发生变化,张问达又请求全部废除矿税。当时连年日食都集中在四月,张问达认为纯阳之月出现这一情况预示灾变尤其大,先后请求皇帝修身反省,语词极为不安而中肯,皇帝最终没有接受。不久调任太常寺少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湖广。湖广境内发水灾,多次请求免除借债。皇帝正在营造三座宫殿,在湖广采集木材,共耗资四百二十多万两银子。张问达多方辛劳,使百姓免于多重困苦。一段时间后,征召授官刑部右侍郎,除在本部办公外,还兼理都察院的事情。
天启元年(1621)冬天,代替周嘉谟成为吏部尚书。掌管朝内朝外的大事,处理公众的议论都很融洽。这时,万历年间上书提意见而受牵连遭到谴责的各大臣蒙冤已经很久了,大多都已死去。张问达等人规定:受廷杖刑、关进监狱、流放充边的人定为一等,追赠官职,封荫他们的后代;贬职流放、削官职为平民的人定为一等,只追赠他们的官职。(因此)受到保护的有七十五人。
张问达屡担重任,持论公正,不偏激,也不随波逐流。起先因任期届满,加封太子太保,到此乞求退休,上十三道疏。皇帝下诏加封少保,乘着驿车回了家。
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当政。御史周维持弹劾张问达极力引荐王之寀树立派系,搞乱朝政,于是剥夺张问达的官职。皇帝命令张问达捐钱十万两银子资助军事建设。不久,张问达去世。因巡抚张维枢的请求,减免捐款的一半。张问达家由此破产。崇祯初年,赠太保,荫封他的一个儿子做官。
8.收到友人书信的喜悦之情;久居在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路途遥远不见家乡的迷惘之情;难见家书前途难料的惆怅之情。
评分建议:一点1分,答到三点即可。去年家里出发相别,现在驿馆喜得书信,来年不知天涯何处。(5分)
9.①今昔对比,透着凄凉:去年还在家中,今年山峦朦胧遮挡视线,不见家乡,心中满是思念、迷惘,凄凉。
②借景抒情,营造氛围:芦叶、风雪、残烛、盘山、秋色等景物苍凉、萧瑟,物物含情,充满凄凉。(6分)
10.(6分.每空1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此情可待成迫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1.(1)EA(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2)①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②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他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②诚信待人。王教授一直因送给“赝品”瓷瓶而愧疚,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毅然把瓷瓶送回。(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要点:①从情节上看,结尾与前面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紧密照应,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又耐人寻味。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
③从思想内容上看,赞美了被救者的感恩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丰富了作品的主题。
④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1)DB (答D给3分,B给2分,A1分;答C.E不给分)
(2)①向家家风和祖上的翰墨书画方面的沉浸对启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从青少年时就开始努力学习和习练;③毕生持之以恒地潜心书画创作。(6分,结合文章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3)①重点叙述了启功在书画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②突出了启功在实践中总结的对书法结字、用笔的独到见解。③写了启功多专多能,在多个学术领域的研究都卓有成效。(6分,言之成理即可)
(4)示例:①从启功家族衰败和家境贫寒的角度刻画他从小用功学习,养成了为人正直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②从“杂家”的角度评价启功在书画等诸多学术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在启功身上,让人感佩的是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默默耕耘,在融会贯通处显示出文化眼光和力量。③从他的斋号“坚净”的角度,评价启功不仅坚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也在开创中拓展着中国文化的研究,同时传统文化的素养又对他人格和性情的提升赶到了很大的作用。(8分有关自身理解,符合要求即可)
13.A14.D15.D
16.(1)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2)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3)推究其能够成为啸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6分)
17.(1)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寒门学子”处于劣势。(3分)
(2)要尽量增加农村学生在自主招生中的名额:有必要采取多元的录取方式:对农村的“寒门学子”可适当降分录取。(2分)
18.答案略。附新课标全国卷高考作文评分细侧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