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寻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6-09-05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
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
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 以俭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习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拔烦吏, 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胜曰:“当如礼。”常复谓胜:“礼 有变。”胜疾言曰:“去!是时之变。”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 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 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 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使者入户,西行 南面立,致诏付玺书,迁延再拜奉印绶,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
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 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 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朝廷虚心待君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动移至传舍,示有 行意,必为子孙遗大业。”晖等白使者语,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无以 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 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B.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C. 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D.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
改为“茂才”。
B.“哀帝”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
炀帝等。
C.“徙”,贬职;“徙光禄大夫”,就是被贬为光禄大夫。前文的“迁”与“徙”不同,迁指 升官。
D.“传舍”,是用来给驿长、驿夫以及往来官吏休息食宿的地方。与邮舍、驿舍等,名虽异,
义实同。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务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龚胜为官刚正,敢于直言进谏。他关心民生,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
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
B.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 也早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C.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在讨论王嘉误国乱法及是否恢复孝惠、孝景祠庙问 题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D.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厚 爵,最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15.将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5 分)
(2)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5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 分)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趋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 分)
9.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5 分)
(四)、默写(共 12 分,每空 1 分)
10.按要求写出诗句(10 分)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
, 。
2.《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 就的句子是: , 。
3.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 , 。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蔺相如以国事为重的胸怀的句子是: ,
。
5.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
。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
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
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 以俭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习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拔烦吏, 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胜曰:“当如礼。”常复谓胜:“礼 有变。”胜疾言曰:“去!是时之变。”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 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 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 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使者入户,西行 南面立,致诏付玺书,迁延再拜奉印绶,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
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 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 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朝廷虚心待君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动移至传舍,示有 行意,必为子孙遗大业。”晖等白使者语,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无以 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 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B.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C. 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D.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
改为“茂才”。
B.“哀帝”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
炀帝等。
C.“徙”,贬职;“徙光禄大夫”,就是被贬为光禄大夫。前文的“迁”与“徙”不同,迁指 升官。
D.“传舍”,是用来给驿长、驿夫以及往来官吏休息食宿的地方。与邮舍、驿舍等,名虽异,
义实同。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务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龚胜为官刚正,敢于直言进谏。他关心民生,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
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
B.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 也早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C.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在讨论王嘉误国乱法及是否恢复孝惠、孝景祠庙问 题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D.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厚 爵,最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15.将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5 分)
(2)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5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 分)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趋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8.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 分)
9.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5 分)
(四)、默写(共 12 分,每空 1 分)
10.按要求写出诗句(10 分)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
, 。
2.《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 就的句子是: , 。
3.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 , 。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蔺相如以国事为重的胸怀的句子是: ,
。
5.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