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5)
时间:2016-09-09
2016~2017学年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Ⅰ试题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 2.C 3.C 4.B 5.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C (鬻:卖)
7.D (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8.(1)不久代理县令,对百姓有功劳,等到将去职时,百姓争着请求留任。(“代”可译为“被别人取代”。每小句1分,大意对、语句通顺即可。)
(2)楼国华的父亲安葬后,楼国华不停地思念,就在墓旁建了屋舍。(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两句得3分,三句全对得4分)
9.作风严格,体恤百姓,能力出众,谨慎周到,不辞劳苦。(一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选取密布的秋云、劲催的凄风、霏霏的秋雨、投碛的征鸿、寒青的山色等秋季的典型景物。(1分)
营造了凄凉(凄迷)惨淡(压抑)的氛围(1分),写出了作者内心悲凉、无所适从、依恋故园的情感(2分),也暗示了国家破败、山河飘摇的时代特点(1分)。
11.“天涯路,江上客”,写出漂泊流落之苦。
“肠欲断,头应白”,写出破国亡家之恨。
“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写出功业无成、年华已逝的迟暮之悲
“须信”“除是”“奈何”等词写出愁苦心情难以排遣、无可奈何的心绪。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写出了激愤豪迈之气和爱国热情。
(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1)君子生非异也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一尊还酹江月 (4)江州司马青衫湿
(5)水中藻荇交横 (6)拄杖无时夜叩门 (7)战战兢兢 (8)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每句1分,共8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勤快,肯吃苦;家庭和睦,妻子贤惠能干;用心经营,灵活变通;低调朴实,为人诚恳,人缘好;自守自持,做事有原则。(一点1分,共5分。)
14.通过行为的变化,体现王二的发达;展现了王二忙中偷闲、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饱满。(一点2分,共4分。)
15.引出“异禀”这个话题,照应题目(1分);推动情节发展,使前文看似散淡的材料得以整合提升(2分);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使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2分)
16.表现了陶先生、陈相公想有所作为、期待发达的心理;表现了王二发达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折射出底层小人物的无知与盲从;蕴含了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有缺点的小人物的理解和善意的嘲讽。(一点2分,共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首先提出观点,指出以赛尔•伯林是一只以狐狸的方式行事的刺猬;接着阐明“狐狸”与“刺猬”的具体内涵;然后,分析了伯林反刺猬、反体系的思想基础,并指出伯林实质上还是“刺猬”;最后指出伯林思想性格的分析对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启示:“以刺猬的抱负,做狐狸的工作”。(第1、4点各1分,第2、3点各2分。)
18.伯林厌恶大体系,以多元论反一元论,追求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思想领袖,这表明伯林具备“狐狸”的思想性格;伯林终生坚持一种价值立场,即自由主义立场,这表明他的思想实质具备了“刺猬”的特征。(每点3分,共6分。)
19.从19世纪中叶开始,传统的社会结构及价值系统就日趋解体,而至今新体系仍旧没有形成,“等待刺猬”即期待重构新的价值体系;过去的时代虽然有过“刺猬”,但没有建树,且迫害知识分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亟待出现 “以刺猬的抱负,做狐狸的工作”的知识分子。(每点2分,共6分。)
七、作文。(70分)
20.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语文Ⅱ (附加题) 参考答案
21.今 夫 野 人 孺 子 闻 乐 /以 为 声 歌 弦 管 之 会 尔 /苟 善 乐 者 闻 之/ 则 五 音 十 二律 / 必 有 一 当 / 接 于 耳 而 分 矣
22.宫 商
23.文有阴阳,阴阳混杂之后偏重于某一方面是可以的,偏重到极端,刚和柔只有一种而另一种丝毫没有,和那种不刚不柔的都不可称为文章。(2分) 类比论证。(1分)
24.A E ( A项,“大闹长坂桥”“智取瓦口隘”等情节说明张飞有谋。E项,阿Q没有和假洋鬼子相约革命。)
25.(1)“将军”指黄忠。(1分)主要性格是忠勇过人,有情有义。(1分) 表现:第一,竭力保卫长沙,效忠韩玄。第二,报关羽不杀之恩,还他恩情,此乃忠义也。第三,刘备占领长沙后,黄忠为表忠心,不降刘备。最后刘备亲自看望相请,才降刘备。事后还要求厚葬韩玄。(一点1分,答出两点得2分)
(2)第一处:开头部分,写吴老太爷去上海以及去世时,着力提及到这本书。突显出吴老太爷封建卫道士的伪善、虚伪与守旧。第二处:四小姐惠芳继承与抛弃《太上感应篇》,表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面前没有苟延残喘的机会。(每点3分,情节2分,作用1分)
26.班固认为,每个朝代应该有对应的史书来,颂述功德,而整个汉代却没有完整史书;班固认为,《史记》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最后头,且将地位不相等的人同等看待,不足以推崇汉朝;《史记》只记到武帝为止,比较零散;班固接受了父亲的评论。(每点1分,答出四点得5分)
27.断代记史,名称定为“书”,删润别裁,写作“文义浃备,纪事详赡”。(每点1分)
28.汉代,王充推崇“文义浃备、纪事详赡”的《汉书》,认为甚于《史记》;从汉到唐,文人大多偏爱《汉书》;唐以后,提倡并逐渐推尊《史记》。(每点2分,共6分。)
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Ⅰ试题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 2.C 3.C 4.B 5.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C (鬻:卖)
7.D (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8.(1)不久代理县令,对百姓有功劳,等到将去职时,百姓争着请求留任。(“代”可译为“被别人取代”。每小句1分,大意对、语句通顺即可。)
(2)楼国华的父亲安葬后,楼国华不停地思念,就在墓旁建了屋舍。(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两句得3分,三句全对得4分)
9.作风严格,体恤百姓,能力出众,谨慎周到,不辞劳苦。(一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选取密布的秋云、劲催的凄风、霏霏的秋雨、投碛的征鸿、寒青的山色等秋季的典型景物。(1分)
营造了凄凉(凄迷)惨淡(压抑)的氛围(1分),写出了作者内心悲凉、无所适从、依恋故园的情感(2分),也暗示了国家破败、山河飘摇的时代特点(1分)。
11.“天涯路,江上客”,写出漂泊流落之苦。
“肠欲断,头应白”,写出破国亡家之恨。
“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写出功业无成、年华已逝的迟暮之悲
“须信”“除是”“奈何”等词写出愁苦心情难以排遣、无可奈何的心绪。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写出了激愤豪迈之气和爱国热情。
(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1)君子生非异也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一尊还酹江月 (4)江州司马青衫湿
(5)水中藻荇交横 (6)拄杖无时夜叩门 (7)战战兢兢 (8)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每句1分,共8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勤快,肯吃苦;家庭和睦,妻子贤惠能干;用心经营,灵活变通;低调朴实,为人诚恳,人缘好;自守自持,做事有原则。(一点1分,共5分。)
14.通过行为的变化,体现王二的发达;展现了王二忙中偷闲、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饱满。(一点2分,共4分。)
15.引出“异禀”这个话题,照应题目(1分);推动情节发展,使前文看似散淡的材料得以整合提升(2分);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使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2分)
16.表现了陶先生、陈相公想有所作为、期待发达的心理;表现了王二发达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折射出底层小人物的无知与盲从;蕴含了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有缺点的小人物的理解和善意的嘲讽。(一点2分,共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首先提出观点,指出以赛尔•伯林是一只以狐狸的方式行事的刺猬;接着阐明“狐狸”与“刺猬”的具体内涵;然后,分析了伯林反刺猬、反体系的思想基础,并指出伯林实质上还是“刺猬”;最后指出伯林思想性格的分析对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启示:“以刺猬的抱负,做狐狸的工作”。(第1、4点各1分,第2、3点各2分。)
18.伯林厌恶大体系,以多元论反一元论,追求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思想领袖,这表明伯林具备“狐狸”的思想性格;伯林终生坚持一种价值立场,即自由主义立场,这表明他的思想实质具备了“刺猬”的特征。(每点3分,共6分。)
19.从19世纪中叶开始,传统的社会结构及价值系统就日趋解体,而至今新体系仍旧没有形成,“等待刺猬”即期待重构新的价值体系;过去的时代虽然有过“刺猬”,但没有建树,且迫害知识分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亟待出现 “以刺猬的抱负,做狐狸的工作”的知识分子。(每点2分,共6分。)
七、作文。(70分)
20.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语文Ⅱ (附加题) 参考答案
21.今 夫 野 人 孺 子 闻 乐 /以 为 声 歌 弦 管 之 会 尔 /苟 善 乐 者 闻 之/ 则 五 音 十 二律 / 必 有 一 当 / 接 于 耳 而 分 矣
22.宫 商
23.文有阴阳,阴阳混杂之后偏重于某一方面是可以的,偏重到极端,刚和柔只有一种而另一种丝毫没有,和那种不刚不柔的都不可称为文章。(2分) 类比论证。(1分)
24.A E ( A项,“大闹长坂桥”“智取瓦口隘”等情节说明张飞有谋。E项,阿Q没有和假洋鬼子相约革命。)
25.(1)“将军”指黄忠。(1分)主要性格是忠勇过人,有情有义。(1分) 表现:第一,竭力保卫长沙,效忠韩玄。第二,报关羽不杀之恩,还他恩情,此乃忠义也。第三,刘备占领长沙后,黄忠为表忠心,不降刘备。最后刘备亲自看望相请,才降刘备。事后还要求厚葬韩玄。(一点1分,答出两点得2分)
(2)第一处:开头部分,写吴老太爷去上海以及去世时,着力提及到这本书。突显出吴老太爷封建卫道士的伪善、虚伪与守旧。第二处:四小姐惠芳继承与抛弃《太上感应篇》,表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面前没有苟延残喘的机会。(每点3分,情节2分,作用1分)
26.班固认为,每个朝代应该有对应的史书来,颂述功德,而整个汉代却没有完整史书;班固认为,《史记》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最后头,且将地位不相等的人同等看待,不足以推崇汉朝;《史记》只记到武帝为止,比较零散;班固接受了父亲的评论。(每点1分,答出四点得5分)
27.断代记史,名称定为“书”,删润别裁,写作“文义浃备,纪事详赡”。(每点1分)
28.汉代,王充推崇“文义浃备、纪事详赡”的《汉书》,认为甚于《史记》;从汉到唐,文人大多偏爱《汉书》;唐以后,提倡并逐渐推尊《史记》。(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