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安溪八中2017届高三年8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6-09-12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幸存者
[美]休•B•卡夫
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的身上。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
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相互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的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的痛苦。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要觅食。“我们二者之间一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诺尼想,“所以……”他无法徒手捕杀那只狗。尼奴克的凶悍有力远胜于他。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脱下手套,他把腿上的绷带拆下来。几个星期前,他弄伤了自己的腿,就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缝隙里,并且使劲地用一片铁板在上面磨擦。
  尼奴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诺尼仿佛能感觉到它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发炽热的光芒。
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锋利。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工作。诺尼将那新磨的尖刀从冰地里拔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太阳光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诺尼把自己完全变得残酷起来。
  “这里,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狗疑惑地看着他。
  “过来,快!”他唤着。尼奴克走近了一点。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但一直保持着它的警戒。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两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
  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他唾骂着那把尖刀,把它疯狂地往远处掷去。他空着双手,颠踬地向狗爬去,终于倒在雪地里。狗发出凶狞的咆哮,环绕着他的身体走动。诺尼现在充满了恐惧。掷出那把刀子之后,他便毫无防备。诺尼现在虚弱得毫无力气反抗,就像悬在尼奴克面前的一块肉,而尼奴克的眼中充满了饥饿。狗绕着他徘徊,并且开始从后面匍匐前进。诺尼听到那饥饿的喉头发出咕噜咕噜的吞咽唾液的声音。他闭上眼睛,祈求着这次攻击不要太痛苦,他感觉到它的爪子踏上他的腿,尼奴克温热的喘息逼近他的脖子,一股强烈的气流聚集在他的喉头。然后,他感觉到一条热热的舌头轻轻地舔着他。诺尼睁开眼睛,怀疑地注视着它。他伸出一只手臂把狗和自己紧紧地抱在一起,开始呜呜地哭泣……
  一小时之后,一架飞机从南方起飞,上面一位年轻的驾驶员在沿着海岸巡逻,他往下注视着那片漂流的浮冰,在冰山的正上方盘旋,此时,他看到一道刺眼的闪光。那是阳光在某件物体上反射出的光芒。他的好奇心渐渐升起,他降低了高度,沿着冰山盘旋。此时,他发现在冰山的阴影之中有一对黑色的影子,从形状上来看似乎是人类,似乎那影子有时还分成两个。他把飞机降落在水边,前来巡查,发现了他们:一个人和一条狗。那个男人已经昏迷不醒,但还活着,那只狗呜呜地在一旁哀鸣,已经虚弱得不能移动了。
  那道引起驾驶员注意的光芒,就是那把磨得雪亮的尖刀。它挺直地插在不远的雪地上,在风中微微地颤抖……
(选自《66个纯情唯美故事》原文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笔力集中,笔墨简省,一开始就将主人公置身于绝境中,至于陷入绝境的原因小说并未做任何交代,使读者一开始就聚焦于绝境中的人。
    B. “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的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的痛苦”,将人性置于当下生存与过去情感的挣扎之中。
    C. 诺尼将刀扔向远处,但随后又陷入生存的恐惧。后来尼奴克用热舌头的舔舐化解了彼此因生存的压迫而存在的敌意,这一幕温暖而感人。
D.诺尼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强烈的生存欲望迫使他去做他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尼奴克作为一只狗在同样的境遇下并末对诺尼不利,这让诺尼感到温暖而羞愧,也反衬了人意志的不坚定和人性中的恶。
E.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内容很多,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完全靠心理描写完成的。这些心理描写让读者看到了陷入绝境时人的内心世界。
(2)请从情节的角度分析小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3)请分析那把新磨的尖刀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人和一条狗的故事,看似平淡,其实意蕴隽永。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