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二)(2)
时间:2016-10-12
116、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一般指升官。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zhì):处罚官员。
D、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皇帝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答案:A解析: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外)放。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贬官。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zhì:进用。陟:提升;罚:处罚;臧:表扬,褒奖;否:批评。D、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117、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征:由地方官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再转复夫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转:提拔新官员任职。
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封:指帝王降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D、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示录〉后序》)——兼:开始任官职。
答案:C解析: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公车:古时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B、再转复夫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转:调动官职。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封:指帝王降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D、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示录〉后序》)——兼:开始任官职。
118、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黜:辞去官职,卸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迁:改任官职。有时也指升迁或左迁(贬职),视使用情况而定。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徙:废免,革职免官。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改任官职。
答案: B
解析: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黜:废免,革职免官。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迁: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有时也指升迁或左迁(贬职)。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这里是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辞去官职,卸职。
119、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暂代,代理。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
答案:C
解析: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放逐,贬谪。“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晋升,升任。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暂代,代理。
120、下列文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B、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君,如“晋侯、秦伯”。
C、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武安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D、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答案:A
解析:
① 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② 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如“晋侯、秦伯”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均有封地,封地均称国,可世袭。
君一般没有独立的国家,就如同国内的卿大夫一样。
③ 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秦国名将白起数立战功,秦封其为武安君为先。战国时赵国李牧数退攻赵秦军,赵惠王封李牧为赵武安君。
④ 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今河北境内)、兖州、青州(两州在今山东境内)、徐州、扬州(两州在今江苏境内)、荆州(今湖北境内)、豫州(今河南境内)、梁州(今宁夏、甘肃境内)、雍州今陕西境内。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徽州(今安徽黄山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宋代由歙(shè)县改名,不属于古代九州之列。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一般指升官。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zhì):处罚官员。
D、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皇帝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答案:A解析: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外)放。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贬官。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zhì:进用。陟:提升;罚:处罚;臧:表扬,褒奖;否:批评。D、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117、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征:由地方官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再转复夫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转:提拔新官员任职。
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封:指帝王降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D、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示录〉后序》)——兼:开始任官职。
答案:C解析: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公车:古时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B、再转复夫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转:调动官职。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封:指帝王降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D、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示录〉后序》)——兼:开始任官职。
118、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黜:辞去官职,卸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迁:改任官职。有时也指升迁或左迁(贬职),视使用情况而定。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徙:废免,革职免官。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改任官职。
答案: B
解析: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黜:废免,革职免官。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迁: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有时也指升迁或左迁(贬职)。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这里是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辞去官职,卸职。
119、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暂代,代理。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放逐,贬谪。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晋升,升任。
答案:C
解析: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放:放逐,贬谪。“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擢:晋升,升任。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就:就职,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假:暂代,代理。
120、下列文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B、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君,如“晋侯、秦伯”。
C、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武安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D、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答案:A
解析:
① 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② 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如“晋侯、秦伯”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均有封地,封地均称国,可世袭。
君一般没有独立的国家,就如同国内的卿大夫一样。
③ 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秦国名将白起数立战功,秦封其为武安君为先。战国时赵国李牧数退攻赵秦军,赵惠王封李牧为赵武安君。
④ 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今河北境内)、兖州、青州(两州在今山东境内)、徐州、扬州(两州在今江苏境内)、荆州(今湖北境内)、豫州(今河南境内)、梁州(今宁夏、甘肃境内)、雍州今陕西境内。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徽州(今安徽黄山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宋代由歙(shè)县改名,不属于古代九州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