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时间:2016-11-12
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黄遵宪的诗歌仍属于旧体诗,并非新诗。
2、【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臧克家、艾青、田间抗战前就创作有现实主义诗歌。
3、【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自由诗则日渐式微”这一信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4、【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附:依附。
5、【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五经”不包括《中庸》。
6、【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朝廷让他任“右军将军”,他未任职;后又让他任“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步兵校尉”,他称病不任职。
7、(1)着手办事并不难,但要成就功业却很难。羯寇似游魂出没不定,为时已久,桓温征讨他们,得到了羯寇占领的土地却又失去了,宋武帝最终也未能成功。(“为功”“竟”各1分,“羯寇游魂”比喻句1分,大意2分)
(2)当时芮珍宗休假回家,王规对他很疏远,芮珍宗返回京都,秘密上奏说王规“不理郡中政事”。(“假”“薄”“密奏”各1分,大意2分)
【文言文翻译】
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王规八岁时,遭逢生母丧事,守丧期间至诚至孝。太尉徐孝嗣每次见到他,都被他的孝心感动得流泪,称他为“孝童”。王规的叔父王暕对他也十分器重,经常说:“这孩子是我们家的千里驹。”王规十二岁时,对《五经》的大义都大致通晓。长大成人之后,更喜爱学习且有口才。王规初州里举荐为秀才,郡里选用他担任主簿。
王规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秘书郎,多次升迁任太子舍人、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马。天监十二年,朝廷改建太极殿,建成之后,王规(向朝廷)呈献《新殿赋》,文辞十分精巧。晋安王萧纲出京任南徐州刺史,他从严选用属官,王规被选用为云麾谘议参军。过了很久,王规又出京任新安太守,因居父丧而离职。服丧期满之后,王规袭封南昌县侯,被任命为中书黄门侍郎。皇上命王规与陈郡的殷钧、琅邪的王锡、范阳的张缅一同侍奉太子,昭明太子对他们都以礼相待。当时,湘东王任京尹,和朝中大臣集会宴饮,席间,湘东王吩咐王规行酒令。王规从容回答道:“自从晋迁至江左以来,没有过这种做法。”当时,特进萧琛、金紫光傅昭在座,都认为这话说得很有见识。普通初年,陈庆之北伐,收复洛阳,朝中百官齐声庆贺,王规退朝后说:“着手办事并不难,但要成就功业却很难。羯寇似游魂出没不定,为时已久,桓温征讨他们,得到了羯寇占领的土地却又失去了,宋武帝最终也未能成功。我们孤军深入敌境,没有后援,兵力无法连上,军粮无以为继,这一仗,将要招来祸患了。”不久朝廷的军队果然全军覆没。他对事物的透彻了解多与此相似。
普通六年,高祖在文德殿设宴为广州刺史元景隆饯行,下诏命大臣们赋诗,规定都同用五十韵作诗,王规提起笔立即就写完呈上,诗句文辞又很优美。高祖赞赏王规的才气,当天便下诏任命他为侍中。中大通二年,王规出京任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当年,晋安王被立为皇太子,王规仍然就任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的家在吴郡,以前的太守都尽心巴结他。当时芮珍宗休假回家,王规对他很疏远,芮珍宗返回京都,秘密上奏说王规“不理郡中政事”。不久王规便改任左民尚书,吴郡的官吏百姓一千多人到京城请求让王规留任,先后三次上表请奏,皇上不答应。不久王规以左民尚书的身份兼任右军将军,没有上任,又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王规称病推辞,不肯任职,在钟山宋熙寺建屋居住。大同二年,王规去世,享年四十五岁。王规收集《后汉书》各家说法,注《续汉书》二百卷,还有文集二十卷。
8、①卓然不凡。②年岁久远。③本性坚贞。(对一点给1分,对两点给3分,对三点给5分)
9、示例:托物言志。(2分)诗歌借“风霜力”“草木心”一抑一扬,写出了松柏的大节,表达了诗人对具有崇高气节的明朝遗民的褒扬。借“苦楝亦成阴”表达了诗人作为遗民之后辈,多年来砥砺志节,足可追陪为邱氏之小友,以慰其寂寞的心意。诗人在诗中言明了自己怀念故国、蔑视新朝之心。(4分)
10、(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3)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1、【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黄遵宪的诗歌仍属于旧体诗,并非新诗。
2、【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臧克家、艾青、田间抗战前就创作有现实主义诗歌。
3、【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自由诗则日渐式微”这一信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4、【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附:依附。
5、【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五经”不包括《中庸》。
6、【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朝廷让他任“右军将军”,他未任职;后又让他任“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步兵校尉”,他称病不任职。
7、(1)着手办事并不难,但要成就功业却很难。羯寇似游魂出没不定,为时已久,桓温征讨他们,得到了羯寇占领的土地却又失去了,宋武帝最终也未能成功。(“为功”“竟”各1分,“羯寇游魂”比喻句1分,大意2分)
(2)当时芮珍宗休假回家,王规对他很疏远,芮珍宗返回京都,秘密上奏说王规“不理郡中政事”。(“假”“薄”“密奏”各1分,大意2分)
【文言文翻译】
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王规八岁时,遭逢生母丧事,守丧期间至诚至孝。太尉徐孝嗣每次见到他,都被他的孝心感动得流泪,称他为“孝童”。王规的叔父王暕对他也十分器重,经常说:“这孩子是我们家的千里驹。”王规十二岁时,对《五经》的大义都大致通晓。长大成人之后,更喜爱学习且有口才。王规初州里举荐为秀才,郡里选用他担任主簿。
王规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秘书郎,多次升迁任太子舍人、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马。天监十二年,朝廷改建太极殿,建成之后,王规(向朝廷)呈献《新殿赋》,文辞十分精巧。晋安王萧纲出京任南徐州刺史,他从严选用属官,王规被选用为云麾谘议参军。过了很久,王规又出京任新安太守,因居父丧而离职。服丧期满之后,王规袭封南昌县侯,被任命为中书黄门侍郎。皇上命王规与陈郡的殷钧、琅邪的王锡、范阳的张缅一同侍奉太子,昭明太子对他们都以礼相待。当时,湘东王任京尹,和朝中大臣集会宴饮,席间,湘东王吩咐王规行酒令。王规从容回答道:“自从晋迁至江左以来,没有过这种做法。”当时,特进萧琛、金紫光傅昭在座,都认为这话说得很有见识。普通初年,陈庆之北伐,收复洛阳,朝中百官齐声庆贺,王规退朝后说:“着手办事并不难,但要成就功业却很难。羯寇似游魂出没不定,为时已久,桓温征讨他们,得到了羯寇占领的土地却又失去了,宋武帝最终也未能成功。我们孤军深入敌境,没有后援,兵力无法连上,军粮无以为继,这一仗,将要招来祸患了。”不久朝廷的军队果然全军覆没。他对事物的透彻了解多与此相似。
普通六年,高祖在文德殿设宴为广州刺史元景隆饯行,下诏命大臣们赋诗,规定都同用五十韵作诗,王规提起笔立即就写完呈上,诗句文辞又很优美。高祖赞赏王规的才气,当天便下诏任命他为侍中。中大通二年,王规出京任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当年,晋安王被立为皇太子,王规仍然就任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的家在吴郡,以前的太守都尽心巴结他。当时芮珍宗休假回家,王规对他很疏远,芮珍宗返回京都,秘密上奏说王规“不理郡中政事”。不久王规便改任左民尚书,吴郡的官吏百姓一千多人到京城请求让王规留任,先后三次上表请奏,皇上不答应。不久王规以左民尚书的身份兼任右军将军,没有上任,又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王规称病推辞,不肯任职,在钟山宋熙寺建屋居住。大同二年,王规去世,享年四十五岁。王规收集《后汉书》各家说法,注《续汉书》二百卷,还有文集二十卷。
8、①卓然不凡。②年岁久远。③本性坚贞。(对一点给1分,对两点给3分,对三点给5分)
9、示例:托物言志。(2分)诗歌借“风霜力”“草木心”一抑一扬,写出了松柏的大节,表达了诗人对具有崇高气节的明朝遗民的褒扬。借“苦楝亦成阴”表达了诗人作为遗民之后辈,多年来砥砺志节,足可追陪为邱氏之小友,以慰其寂寞的心意。诗人在诗中言明了自己怀念故国、蔑视新朝之心。(4分)
10、(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3)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