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时间:2016-12-15
		
		
		
		 2016-2017学年高三质量检测第三次考试语文
1.B
2.A
3.A
4.D
5.B “迁”有两个主要意思:贬谪、放逐;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授、拜、除”主要是授予官职,所以说含义不完全相同。
6.C “没有独自接受恩赐”错误,原文有“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意思是燕达想着与主帅共同受责罚,但朝廷没有同意。
7. (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谕”“重”“矢石”“第”各1分,句意1分)
(2)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默计”“致于人”“虚”“示之以虚”句式,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8.颔联主要运用通感(比喻)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1分)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2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答“侧面描写”“想象”“虚写”的也可)
9.表达了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愁。(2分)“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中的“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何等孤独,怎能不“愁”?(2分)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何等空荡,怎能不“思”?(2分)
10.(1)苟全性命于乱世
(2)故木受绳则直
(3)鸷鸟之不群兮
	1.B
2.A
3.A
4.D
5.B “迁”有两个主要意思:贬谪、放逐;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授、拜、除”主要是授予官职,所以说含义不完全相同。
6.C “没有独自接受恩赐”错误,原文有“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意思是燕达想着与主帅共同受责罚,但朝廷没有同意。
7. (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谕”“重”“矢石”“第”各1分,句意1分)
(2)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默计”“致于人”“虚”“示之以虚”句式,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8.颔联主要运用通感(比喻)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1分)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2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答“侧面描写”“想象”“虚写”的也可)
9.表达了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愁。(2分)“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中的“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何等孤独,怎能不“愁”?(2分)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何等空荡,怎能不“思”?(2分)
10.(1)苟全性命于乱世
(2)故木受绳则直
(3)鸷鸟之不群兮



